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尖锐问题,打造他一盖世成就来才能拯救自己的命运。
因此他在溜放期间的心理压力,是远远大于身体上的役刑痛苦的,欲速则不达么,大无其外的卦阵天地宇宙,如痴如魔的走火程度,加上遥遥无期的苦役生活,《离骚》的结局他也是事先就会预料的……”
“这天问还没有明白呢?这怎么又弄出个《离骚》来?”
“唉呀,以后看看就知道了,要不我念两句你听听: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朝搴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惟纫夫蕙!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惟捷径以窘步。
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
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查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这么多,谁听得懂呀?”
“还多呢,全文快有两百多句呢,表达了对自己国家的报效渴望,虽然有对楚王昏庸无道的报怨,及对朝内结党谗言失望痛恨,但从他明知道直谏的后果,而不改变自己要走的路的性格来看,屈原是不会对流放绝望的。这个在《离骚》的前部句中已有说过,甚至在流放之后,还种花种草种植物并等待着收获,所以我说屈原的死,决不仅仅是对流放产生的绝望。
虽然文中是有对楚王抛弃自己的行为感到难过,也表露出要附流离去的意思,但从文中表达的对王的忠心的程度,也是不会单凭流放这点打击就轻言放弃的,这是违背屈原他人性格的。
不妨我们再从《离骚》的全文来看,从头到尾,除了对结党谗言清楚,就是对楚王昏庸的详细,没有半点对自己处境糊涂不清的地方,唯独一个疑惑,那就是对卦,无论是找巫师算命,还是自己问天问神的卦局推演,大概也只有这么一个疑惑了。
所以我说他的投河初衷,绝对不会仅仅的只是对于仕途上的绝望,更多的应该是对宇宙大局的拆解无望,你想当年的西伯侯,被纣王囚牢那么多年,人家自杀了吗?正是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希望的卦局,因此他才忍气吞声的苟且活着,最后终于等到了周王朝统治八百年的卦局天下,所以我说屈原的投河自杀,是溜放无期的绝望,与卦局无解的走火,两个原因共同造成的,那个孔子要比他聪明多了,结局也要比他好的多。”
“你是说孔子吸取了屈原的教训,才变得聪明的吗?”
“你都想什么了,不是孔子吸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