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七十六章 马良姜尚和屈原 (3/5)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流放之后走火投河死的?”我看着怪老头,心想,每年端午节的时候都会讲他的事儿,从来没有听说他会演卦,还是因演卦流放的,“依据什么说的?”

“唉哟,都已经过去两千多年的人了,这可叫我怎么给你证实呢?”怪老头沉思了一下说,“噢,有了,就《天问》,你听说过《天问》吗”

“瞎掰,什么天问,你要说问天还差不多,‘天那,我老屈的命咋这么苦呀,这河非跳不可吗?’这还有些可能。”

“没有文化真是可悲,连屈原的《天问》都不知道,我念你听好了: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上下未形,何由考之?

冥昭瞢暗,谁能极之?

冯冀惟象,何以识之?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阴阳三合,何本何化?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惟兹何功,孰初用之?

斡维焉系,天极焉加?

八柱何当,东南何亏?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隈隈多有,谁知其数?

天何所沓?十二焉分?

日月安属?列星焉陈?

出自汤谷,次于蒙。

自明及晦,所行几里?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

“我的天那,吱喳鸟语的谁听得懂啊,真不知道是你乌呀的,还是屈原写的,简单说个意思行吗?”

“回去查查资料,多学点识字吧,这第一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是问在远古开端之际,究竟是谁先布道传播?

紧接着就是问,天地尚未形成,凭什么加以考证?

值寒暑昼夜混沌不分之际,何以知其中极?

太虚无形惟气惟象,从何角度加以概观?

有了寒暑明暗交替,为什么独取时间轴?

阴阳大恒中分三合,谁是本原?谁是所化?

天穹九重环转,如何加以度量?

宇宙惟一的超巨工程,最初是谁将其建成?

四维四绳何以联结?

天极环中怎样运枢?

八极时空谁当此任?

东南地户何以下陷?

九天九野之际,何以探究?

环道皆绕中心而动,其弯曲时空度数是多少?

天之大一统尺度是什么?

十二道数如何划分?

日月五星谁家之物?

环宇列星谁来安排?

如果屈原不是深究卦阵之人,哪会有如此高深的题问,你说哪一个学卦的,面对庞大的上万种卦象,不是唯唯诺诺的谨慎小心,哪个能架住他的问题尖端轰炸?还会有哪一位能经得住他的问,就是再高的手儿,哪个不得当场灭火才怪呢,就现在的科学发展也答不上来呀,何况是两千年之前的那个时代呢?

这是我们都可以想象得到状况,当时被他问倒的尴尬有多下不来台,别说记恨他的人自然是参言报复,还有打击什么的一样也不会少的,象溜放这样的打击,那也是迟早的事情。再说遇到打击后,凡是人都想摆脱那种困境,屈原也是一样,要想摆脱当时的困境,我想他只有从演卦上才可能得到突破,以解释自己提出来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