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九州大地,法王朝都城,林府别院私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从私塾内传出阵阵读书声,此时正值春暖花开时节,顺着打开的窗户向里面望去,一群十五六岁的青年正摇头晃脑,在私塾先生的注目下,读着《圣人经》。
相传,《圣人经》是从上古时期一位得道高人所写,经文虽主教化,却通天地至理,后人更是从《圣人经》中参悟出修仙得道的秘法。
令许多名人大家不解的是,作为《圣人经》的著作者,李耳却没能证仙问道,位列仙班,着实令人费解,也成了一个千古谜团。
但《圣人经》之伟大,却是难以想象的,现如今,《圣人经》几乎是所有私塾必学的一门课。
突然,私塾内的爽朗读书声停了,教书先生是个花白胡子的老者,如今已经年逾花甲,众学子都尊称其为郑师傅。
郑师傅看着众学子,说道:“吾不知其名,强之其为曰道,强之为曰道。谁能来解释一下,李耳为什么要勉强称之为道呢?胡永,你来解释一下。”
随着话音落下,从学子中站起一人来,面露尴尬之色:“郑师傅,我也不知道啊,要不赶明我碰到李耳,我问问?”
学堂里顿时引起一阵哄堂大笑。
“哼!”听到这话,郑师傅不由得眉头皱起,不悦的冷哼一声,叹气道:“真是孺子不可教也,林雨生,你来回答一下!”
“是!”随着话音落下,在胡永身旁站起一清秀青年,胡永随之露出一副奸计得逞的模样,又坐了回去。
“李耳发现了天地自然的规律,但却感到他太庞大,太伟岸了,一时间不知道怎么称呼这种规律,所以才勉强称之为道,而后文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对道的阐述。”
郑师傅满意的点点头,道:“好,解释的非常好。”随后又看向胡永,道:“胡永,你和林雨生是同桌,为何不学学他钻研学问呢?如果你能学到他的十分之一,这一生也是受用无穷啊!”
“好了,林雨生,你坐下吧!”郑师傅挥挥手,让林雨生坐下了,起身向讲台走去。
此时却听得胡永在下面小声的嘀咕道:“哼,学问再高,也扛不住我一个板斧,学问?有个屁用!”
他说的声音不大,可学堂内却是静悄悄的,顷刻间便传遍整个学堂,郑师傅身形一滞,随后便只有无奈的一声轻叹:“算了,下学了,你们去吧,林雨生留一下。”
“哇哦!”学子们一哄而散,争相奔出学堂,胡永更是如飞鸟一般窜了出去,“雨生,我在后山等你!”
片刻间,满屋的学子走的一干二净,只剩下郑师傅和林雨生。
“雨生,过来!”看着林雨生,郑师傅笑着招招手。
“哎!”林雨生笑着急忙走了过去,尊敬的站在郑师傅面前。
郑师傅语气温和的问道:“眼看着你就要十八岁成人了,学堂也快要毕业了,将来有什么打算?”
闻言,林雨生一怔,笑道:“郑师傅,距离我十八岁还有半年呢,太远了,我还没考虑呢。”
“不远哪!”
郑师傅摇摇头,道:“须知时光如梭,光阴似箭,人一旦降生在这个世界上,时间是最快的,你现在已经十七岁了,眨眼的功夫,就会到二十岁,一旦踏入二十岁便又会很快到三十岁……圣人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可不会像人一样歇息的。”
“我明白了,郑师傅!”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