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把茶杯砸在朱令的大胖脸上起身去处理军务,却有卫士来报:一位信使到来。
朱令吩咐了一声“请”,不一时信使入帐,朱令和方镇海一看那信使的服饰,都是一惊。
这信使居然穿着参将的服饰!
别说东汉这几十年,就算上西汉的几百年,也没有过拿参将当信使的例子,信使的级别高到这样,不知道究竟是谁派来的?皇帝亲派?不对啊,皇帝要派人应当派带刀侍卫或太监,也不会派军中参将啊。
那参将行了一礼,说道:“末将王得礼,奉兵部尚书童大人之命特来送信,请朱侍郎亲收。”
朱令立刻眉开眼笑,一边接信一边嘴里絮絮的说着:“原来是童大人亲自下书啊?王参将一路辛苦了,快请坐,童大人可好?”
王得礼却没有坐,只侍立一边,淡淡的答道:“末将出发时童大人还好,已能上兵部办公了,只是不能久坐,尊官在上,末将不能坐,不可失了礼数,何况童大人嘱咐,让末将送上信件就返回。”
朱令的脸上僵了一下,随即笑道:“既然如此,王参将去饮一下马,领些干粮吧。”
王得礼行了一礼,转身出帐。
方镇海在一边冷眼旁观,看着朱令和王得礼的暗中较量,心知这王得礼必是童云大人的心腹,所以才和朱令如此的不对付,但童大人派一个心腹之人来送信,不知是为了什么?朱令的报功公文按说也就是才到京城,批下来不会这么快,就算批下来,也应当走正式公文,而不是私信。
朱令已经拆开了信,看了下去,只看片刻,就哈哈大笑起来,连连拍手道:“这可真是妙哉!”
他将信递向方镇海,说道:“童大人得知前线吃紧,特派他的公子童浩然童将军带兵前来相助,离此已经不远了!”
方镇海没有接信,只是说道:“既然如此,咱们该当前去迎接才是,这信我就不看了,朱侍郎,既然童大人指明此信给你,末将不好看此信。”
朱令又笑了两声,收了信,忙忙的扬声传令,急令备马,要与方镇海一起前去相迎。
方镇海的心里却是有些忐忑不安。他听说过童浩然的名字,只是每当说起这个人,说者都表现的很奇怪,好象对这位童将军很有些怪异之感,但这怪异之感又不是来自他的武功,因为好几个说起童将军的人都对童将军的指挥能力交口称赞,可见这位童将军绝不是仗着父亲的名头lang得虚名之辈,但究竟为什么那些人都表情怪异,方镇海也不清楚,因为他从没见过这位童将军。
朱令和方镇海上了马,带着一个小队南行,前行了数里,远处烟尘大起,旌旗招展,隐约有上万马队前来。
方镇海吃了一惊,眼见那马队的行进方式,居然与匈奴骑兵极为相象,急道:“朱侍郎,这好象是匈奴军,咱们避一下。”说罢就要回马。
朱令哈哈大笑,这一回他终于可以给方镇海一回瘪了,他伸手拉住方镇海的马缰,笑道:“不必怀疑,童将军善于治骑兵,他离京三年,不回家,不访友,专心训练骑兵队伍,想是现在已有小成,所以特别带来了。”
方镇海脸上微红,定睛细看,见那骑兵队伍果然是汉军旗号,这上万骑兵个个精神抖擞,控马自如,举手投足之间,居然很有些威风八面的气势,以此观之,这位童将军还真是个将材,至少从现在看来,这一队骑兵只怕绝不输于匈奴铁骑。
方镇海心中暗喜。他也并不要求太高,只要有一队强力的骑兵,就可以帮上汉军大忙,现在这万人的骑兵,实在太有帮助了,他一提马缰上前,心中不由得急于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