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秋风萧瑟,庭院深深。
庭园中坐着一个面皮白净、略带病容的青年文士。这文士姓陈,名修远,祖居福建泉州府。
泉州府境内有一大江为晋江,晋江下游东北岸的清源山东麓有一座镇国东禅寺,始于唐朝曾救援唐王李世民的“嵩山少林寺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禅师入闽所建,即泉州南少林寺。此后南少林寺在闽、粤一带乃至海外都十分盛行,鼎盛时寺内有数千武僧驻寺。
陈修远因祖居泉州祖上与南少林大有渊源,因此十岁上就入寺拜朗华禅师为师学艺,为俗家弟子。至此便在寺中读书、习武,诸般少林派的入门武术朗华禅师虽是量才施教却绝不藏私。俗话说:打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所以自他练功伊始,朗华禅师就亲口秘传了他一部《菩提心法》口诀,自此朝夕苦练、内外兼修、寒暑不辍,根基打得甚为扎实!
到了他一十六岁这年已六年不曾下山了,日日如此倒也习惯了。父亲、母亲每隔两月便来看他一次,从不断绝。一是到祖师堂拜佛、上香,二是来探望他,给他带些书籍、和母亲亲手缝制的衣物、棉被等物,平日往往还有母亲亲手炒的糖炒栗子或是各色糕点,每逢临近端午、中秋等节日也总是准备了粽子、月饼等物送来。
这日正好是他一十六岁生日,按照闽南人男孩十六岁成丁的习俗他该在这一天过生日、行成人礼了。他早课后就向师父告了假,来到客堂看见父亲、母亲已经并肩站在屋檐下等待自己了。只见母亲和以前一样见到自己眼眶微红,心中一热忙跪下磕头,道:“阿爸、阿母安好,孩儿给二老磕头了!”母亲忙伸手将他扶起,父亲也是脸色甚喜道:“我儿今日是你十六岁生辰,你妈天没亮就特地下厨给你准备了长寿面!”母亲却道:“孩儿似乎长高了些,和你阿爸比比也不知道谁更高些?”说罢却一边忙着张罗把漆篮中碗、筷、勺子拿出放在客房中木桌上一边连连促催他父子准备洗手、吃面,生怕面早已烂了!陈修远见母亲准备的如此细致,连装酱和调料的小碟都带了来心中不禁感动,说道:“阿母你连这些都带了来路上难行不拍太麻烦、费事了些么?”母亲还未答话父亲却笑道:“你阿母恨不能把整个厨房搬到寺里来做面呢!”
一家三口吃过面后父亲对陈修远温言到:“孩儿你还记得你小的时候父亲教你背的唐诗么?”陈修远道:“当然记得!”父亲点点头,说道:“孩儿今日你已算成人了,很好,很好……近来我时常想起李白的《寄东鲁二稚子》,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非是父母狠心,实是盼你……”陈修远催泪道:“阿爸您不用再说了,我理会得!”忽然心中想起一事,问道:“近来海边倭寇还是闹得厉害么?”母亲忽道:“没有拉,孩儿陪我到寺里走走到玄女堂去拜拜九天玄女娘娘吧!”说罢挽着陈修远的手臂就走出了客堂。
一路上母子俩谈谈说说、母亲嘘寒问暖、无微不至。到了玄女堂前母亲忽然道:“孩儿你该不会嫌你妈啰嗦吧?”陈修远笑道:“我只愿能天天见到阿母、听到阿母说话才好呢!”陈夫人也笑道:“那就好!那妈就开心了!”说罢陈修远陪母亲走进了堂中,母亲点了香跪在玄女娘娘像前的蒲团上轻轻祷祝到:“求玄女娘娘保佑我儿无病无灾、诸事顺遂……”
当日午后父亲、母亲就告别下山了,陈夫人自是不免又流了一番眼泪……
陈修远回见师父,朗华禅师却指着下首一个蒲团说道:“徒儿你且坐下,为师有话对你说!”陈修远说道:“是!”躬身行了一礼才在师父下首的一个蒲团上恭恭敬敬的端坐。朗华禅师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