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九章 又一不寻常的春运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还未到船的掉队乘客。

乘客已经超过了定员,货物也超过了核定的载重线标记,海事人员就要船主减员、卸货,这项工作是很难做的。船主和乘客会好说歹说,软缠硬磨。多了三五个人或者是六七个人,你总不能将船扣留下来吧,何况扣留不下来。因此,每当船舶装载的乘客或者货物快到定额时,海事人员就会不断地催促船员开船。海事人员首先要确保船舶航行安全,不能运走的和“掉队”的乘客就只有另想办法了。有时,海事人员好不容易将船“撵走”了,这时,又来了一位掉队的乘客,看着乘客在码头上急得直跺脚的样子,船主只好将船又开回来。海事人员也只能灵活运用监督权利了,剩下了一个乘客,你总不能让他不回家吧?更何况,再上一个人,你也不能保证船舶就一定会出事,你所预料的是“万一”。

如果船舶超员的情况达到了一定的极限(比如十人以上),海事人员说什么也不会让船舶开航的,万一留不住,也要按照海事处罚规定下达处罚文书。文书的内容一般是:1、立即减员;2、罚款XX元。这份文书不管船主是否签字都要下达。即使你船主要走,海事人员也是无可奈何。季元要求范江平和高贵,不管文书是否起作用,都要按照要求下达,这不仅是出事后解脱“罪责”的证明,更重要的是海事监管的程序要求。

库区的乘客“一窝蜂”的来,“一窝蜂”的回。平时,船舶几乎是赔本运输;但是,每年的“春运”,总有几天的时间船舶不同程度地超员,形成一年到头没客源,短时间内船舶又运不了的怪现象。在客流高峰时,海事人员总是要提前几天召开船员会议打招呼,要求他们增加船或者加班。运距短的地方一般是先将乘客送一趟回去,再来运第二趟。第一趟船回去了,乘坐第二趟船的乘客就在码头上等候一二个小时。有人利用船舶回来的间隙再去买一些刚刚想起来还没有买足的东西;临近春节的这个时候,库区人总有那么多东西要买。

船舶全部返航了,如果没有特别情况,今天的现场监管任务应该是完成了。除了职守电话的人员外,其他人员可以休息了;但是即使休息,海事人员的手机必须全天候开着,随时准备处理突发事件。

腊月十七下午三点,季元和同志们“撵走”最后一艘客渡船,带着疲惫的身体离开了码头,他召集大家回到与码头一样寒冷的办公室。他要求除新来的何大厦职守电话外,其他三人明天六点在水城路边车站集合,四个人分成两组到库区桂花乡、金龙乡码头检查。他和薛松一组负责桂花码头,范江平、高贵负责金龙码头。

薛松听后叽叽咕咕地说:“六点钟就起床,累不累呀!省里不是答应解决海巡艇的维修资金吗?还是找师傅早点将海巡艇修好,也免得那么早起床围着水库坐公共汽车了,用海巡艇检查方便多了!”

“是应该早点将海巡艇修好,这样坐汽车检查,水路安全盲区不少。有什么突发事件,我们在水城码头还可以立即找船救援;要是坐在公共汽车上,到那儿去找船救援呢?”高贵随声呼和起来。

“难道我不知道用海巡艇检查方便!不要说是修船资金还未落实,海巡艇的燃油钱不是还有3000多元没结账吗?高贵,你是会计,你说钱从那儿弄吧?谁愿意帮着垫付一下维修资金?腊十腊月的,我可让要帐的搞怕了!这样搞下去,腊月三十还有人找我要钱的!”季元停顿了一下又说:“不管如何,明天七点都要到达指定地点。薛松,我今天先回山水,明天七点我在桂花码头等你!”

多年的相处,季元知道牢骚归牢骚,再大的困难同志们也会克服的,该干的工作同志们从来没有马虎过。不论数九严寒,还是夏日酷暑,不论上班还是下班,只要一声令下,同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