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度,不然造你几个嘴巴和踹上几脚,给点教训教训不是也得受着。
蒙了,我确实有些蒙了,弄不清是刚才这事儿吓的还是怎么了,好在快1点钟的时候,前面有个写着‘酉水河桥’的牌子下面有人,才确定了自己要去问问路向,由于心情不好走的一直不快,直到下午2点多钟才离开金水三十公里,刚好走到洋县蔡伦的家乡,这里离洋县县城还有10公里,为了换个心情,我决定先去会造纸的那个蔡伦家乡看看,再去参观一下蔡伦祠,于是我下了国道左行一公里……
怪了,又有游客说蔡伦的家乡不在这里,怎么会有蔡伦的祠堂呢?唉呀,对蔡伦的生评也有了另外的说法了,除了对他的造纸技术名垂青史有着相同的赞同外,以说蔡伦当了46年的太监,一共侍奉过4位幼帝,同时也曾陷害过两位黄妃,又投靠过两位皇后,宦官干政就是从他开始的,因为说得很是详细,又把《后汉书?蔡伦传》给搬出来了,弄得我不知道是真还是假的,也就记录了下来,准备以后上网查阅一下便是。
说蔡伦是公元61121年的东汉人,他的家是住在长江以南,也就是现在的湘江支流的耒水流域,再具体点说是今天的湖南省衡阳的耒阳市,你说够不够具体的,说他在公元75年,汉章帝刘的时候,仅约15岁就被选进了宫里面当了宦官,么二年,也就是于建初元年担任了小黄门,此后任侍郎主管传达和引见诸侯臣朝见等事宜。
因为受到皇后的指使,陷害了当朝的皇妃宋贵人,导致太子刘庆被贬其母自杀,以及又陷梁贵人忧虑而终,公元89年仅仅10岁的梁贵人之子刘肇登基,实际上是由窦皇后临朝听政,蔡伦因帮窦皇后办事尽心尽力,而被提升要职,常伴和帝左右,传达诏书命令和转递文武百官奏折等等,随时出入禁宫而不受限制,使之权力大增。借着窦太后的势力,根本不把幼帝放在眼里,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宦官干预朝政的事情,就是从这最早开起的。
等到了公元97年的时候,皇太后死了,和帝才算亲政,之后又立了邓为皇后,这时的蔡伦马上又靠了邓皇后,公元105年,和帝死了,蔡伦又协助邓皇后把自己的百日儿子放到了皇帝位置,叫什么殇帝,这么绕嘴,一听就不是什么好名子,这个邓皇后又变成了太后,实际上是在做了听政的皇帝。
结果短短两年,这个婴儿皇帝又死了,这个邓太后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后地位,在公元107年,就把被贬为清河王的刘庆之子,年仅13岁的刘祜立为安帝,唉呀,听说这时候的蔡伦,因为帮助邓太后的柄权朝政,更加得到重用,不仅封官还封地,就在现在的陕西省洋县……
噢,我说的么,洋县要不是他的家乡的话,这里怎么会有他的祠堂呢?原来是邓太后给他的封地在此了,这样的解释也就可以顺理成章了。
听说蔡伦之后又被提升为长乐太仆,成为邓太后的贴身侍官,特殊的地位,随时能够接近皇上、皇后、皇太后,当然受到文武满朝官员的奉承,打此蔡伦的人生仕途也就达到了顶峰**,不过听讲的人说,这样的**在蔡伦的一生中,也算走到了尽头。期间也就两三年的时间,也就到了公元121年的时候,那位邓太后死了,接下来该发生的我想也想到了:
安帝亲政后那蔡伦参与陷害宋贵人致死,和皇父被贬而失去皇位的事情当然遭到追究,因此蔡伦自知死罪难逃,也就自杀了,所以按照讲的,说他的一生,是以最后的残死告终的,自打公元75年入宫,到公元121年自杀,总计为宦46年,服侍过四位幼帝,也投靠了两位皇后,终是因为参与的宦官当权干政和陷害事件,写下了在政治上不光彩的一生。
不过,听人说的在《后汉书?蔡伦传》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