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 “大爷,你家这柿子卖吗?”
“你作什么用?”
“路上口渴,想买几个”
“噢,”大爷起身站了起来,“得要几颗?”
“两三个就行”
老大爷举手去够屋檐下的柿串,我原来以为那柿子果是用棍子串起来挂着的,大爷在够的时候我才看清,原来是把树上的柿子连树枝割下来扎在一起的,大爷伸手够了一下子,柿串挂得挺结实没有够下来,便转身进屋去拿了一把镰刀,这才从房檐下够到了一串柿子,劈下来一个支杈带了四个柿子果,我接过了柿子掏出了五元钱递了过去,可是大爷没有接钱:
“吃吧,啥钱的,”大爷看着我说,“不够还有”
“够了,够了,谢谢大爷”
“打哪来的,要去哪?”
“关东的”,我也是在路上才知道,他们是这样称辽宁的,“去汉中,”
“这么远,就骑这车?”
我边吃着柿子边点头应是,这晒过的柿子别看外表抽抽巴巴的,可比太行山和秦岭那边的柿子甜多了,我吃了两个把剩下的带着,谢过大爷刚上公路,正要把剩下的两个柿子往停在路边的车子上挂呢,就有猛的刹车声吓了我一跳:
一辆银灰色的轿车从后面上来,刹车减速停在了前面的不远处,先从落下玻璃的车窗探出半个脑袋往回望了一下,然后从车上下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的手里拿着一纸。
是传单,我看到传单马上想道他们是冲我来的,为了礼貌我赶紧弄好了那两个柿子,直腰站好候着,走过来的是两个年轻人看上去很是书生模样,拿传单的那个人把手里的传单朝前摆一下问到:
“这是你的吗?”
“是”我依着车子点了一下头。
“我们是xx所的律师”,说着递过来一张明片,“我们在金水看到你的单子,是顺道来追你的。”
“首先表示感谢”
“我们想了解一下……”
他们问我的是什么案子?、哪个判决?、申请再审了没有?、找到了哪级法院?、篡改的是哪一个证据?、编假了什么事实?、苛扣了多少补贴?、为什么要这么远找律师?、走了多少天了?、去了多少个城市?、见到了多少个律师?、有没有援助的?、等等,等等。
我一一作了简单的回答,从他们问的问题上看,在对案子上,好象没有象太原记者那样详细,但是我把带来的那份原审中的7号证据,就是那个《2008年德奎村二组村民补贴发放签名表》给他们看了,是与判决书放在一起看的,就是那个(2009)丹行终字0072号的判决,我生怕他们看不清楚,还用手指着判决书中被改的《2008德奎村二组村民补贴未发放签名表》中那个‘未’字,两个律师只是对视了一下,似乎有些不信的表情,我不知道他们是在不信我说的,还是不相信他们自己听到和看到的,经过一个字一个字的比对,才认准了原审的是《……补贴发放签名表》,终审判决中确实变成了《……补贴未发放签名表》。虽然只差了一个“未”字,但意思完全是相反的。
人家谨慎是对的,不帮我也就算了,可让我不明白的是他们说的莫明其妙,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不是律师,怎么就说我的案子没有指望,当时我还以为他们是没有看清楚案子经过,没有弄明白法律的相关规定呢,颁发土地证得有生效合同,这也难怪,也许他们还不知道我的那个承包合同是代签的,已经被仲裁裁定重新签订,或是不晓得丹市政府也有规定:没有签订承包合同和条款不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