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四十二章 临汾的辽a车 (2/3)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你拿笔记个号牌,嗯,对,辽宁的辽,辽a……”妻子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人不傻,电话里马上传来了担心的唠叨,我赶紧告诉她说,“……没事小心么,哦,我现在啊,应该是在新绛地界,不不不,那不是,这是山西省的,小地名呀,好象是叫古城……”

我车子没停也没快,一边蹬车一边打着电话,那辆辽a轿车又慢慢的起步开走了,刚开出不远的地方又停了,可车子没等停稳又加油起步开走了,扬长而去再也没见它停下,一直到新绛县城再也没有见到,进了新绛县城之后,我买了张烙饼准备边吃边稍作休息一下。

哎呀,这饼的味道很好吃,自河北、山西这一路走来,见多的小吃尽是大饼、层饼、汤饼、刀削面的,这里的饼有一种特别甜香的食欲味道,外表少许的脆皮不硬,手感松松软软的但吃起来挺有嚼劲的,一点也不粘嘴,一元钱一个吃着也实惠的顶饿,像我这样的饭量吃两张饼足够,我又买了五个饼放在包里带着,再次上了108国道,到了稷山县城,本来是要打算奔河津过黄河去陕西境的,自从古城起只要背后有马达声,总会觉得今天的那辆辽a车就在我的身后,随后耳边又会重播太原那位记者的提醒,一些类似的往事也都记上心来。

03年夏天,因为对民警作假的事情不服,我带着很小的儿子冒雨来到了辽宁省政府信访办,无奈之下我要去北京继续上访,为了行走方便起见我把儿子留在了省信访办,只身奔向北京方向,为了避开在两个大站上车,我先坐公交来到了西客站,打算换车到新民等周边站再乘北京的火车,可谁曾想没等换车材料和钱就丢了,当时心里那个气呀,想就是要饭我也去北京告他们,我走了一天,心里那个委曲呀就别提有多难受了,跟着太阳的方向往西一直走到天黑,最后又累又饿依睡在一个岔路口的树下,是卖瓜人的熙嚷声把我吵醒了……,

以前常常听说在家时时好,出门处处难,可我觉得在家总是小人多,出外却是好人多,我在一个叫梁山的地方帮人摘瓜、铲草、灌水、喷药啥活都行,这里的瓜车有去北京的,好心人说‘听人劝吃饱饭,就是去了北京,材料没了也是白搭,机会有的,只要是青山要在还会愁柴草吗……’

又想起了07年的秋天,终于进得了北京。在家走的时候,我是以赶集名义骑着自行车,把衣服和上访材料统统装进纺织袋子载着,车头又挂了杆称装作赶集的样子,等到了集上我把车子扔给他人代管,提着袋子上了去往大连的长途汽车,当我上了去往烟台的银珠号客轮顶层时,又遇到了麻烦事儿。

两个打工模样的人以要烟为由强翻我的背包,我怕材料再弄丢了,当时就急了,撕把着虚乎的说要扔他们下去,多亏也有来顶篷的人解围……

于是,我帮着他们扛着行李下船,混入他们的人里求得庇护,亏得跟人又学了怎样挺胸抬头、目不斜视的装充北京人的绝招,我才顺利闯过人卡,终于进入了北京那个叫什么门里面的双访办、全国人大信访办。

这次也许我有些神经了,但是提醒自己处处小心总是没错的,于是我临时决定改变主义,决定南下去万荣县,准备由裴庄、荣河一线沿黄河边直下永济,可人算的再好总是不如天算,事情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就在我出了万荣县城之后奔裴庄的途中,却走错了路线,错去了一个叫高村的镇子。

那天黑地又不熟的我沿着街道打听旅店,没有找到旅店却是正好遇路边有大巴卸客,喊着去运城的,我脑子里面突然冒出来一个新想法:从这里改道坐汽车到运城后,再由三门峡、河南境内去陕西,一定会甩掉那辆辽a车的,我打定了主意:

“师傅,去运城的吗?”

“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