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文婧的内心深处一直珍藏着这样一幅暖意融融的油画:正月的某一天,大蛋黄似的夕阳下,一个扎着羊角辫、四五岁大的女孩被两个曲线玲珑的少女轮流背着,切擦切擦、步调一致地走在孝义庄石子铺就的马路上。
“婧婧!人家叫你自个儿往兜里装糖,你为什么不装?”诸玉善、诸玉贞姐妹俩齐声埋怨着外甥女文婧刚才在拜年做客时的不佳表现。
“我……怕难为情!”文婧伏在诸玉善的背上答道。
“哈!这么点大的小把戏还怕难为情哪?”诸玉善挖苦道。
“我就是怕难为情!我就是怕难为情!”文婧边耸身高叫,边用小拳头擂诸玉善的肩。
“好好好,不说了;别乱动!二姨的膀子要断了。”诸玉善制止住好动的文婧,然后将她往上背了背。
“郭家也忒精狗逼了!存心待客的话就该往小把戏兜里装糖,空客气,虚伪!”诸玉贞忿忿道。
“也难怪……嘿!我妈不也这样吗?”诸玉善向妹妹撇了撇嘴说道。
“那个大伯伯嘴上说要我自己拿糖吃,可心里在说:小丫头,少吃点!所以我一颗糖也没拿。”文婧奶声奶气地道出了原委,诸玉善、诸玉贞听后不禁面面相觑。
“来,婧婧让小姨背好吧?二姨累了。”诸玉贞说着就取下肩上的军用帆布包,准备跟二姐换。
“我自己能走!”文婧见机挣脱下来径直往前跑,诸玉善、诸玉贞忙上前拽住她,一人牵着一只满是皴口的小手,继续往家的方向走去……
的确,文婧关于童年的最深记忆都与一个叫“孝义庄”的地方紧密相连。
有张老照片像护身符一样一直藏在文婧随身携带的票夹里。这张有着齿轮边、比巴掌小一点的黑白照片应该摄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照片上一个梳羊角辫、穿花色连衣裙的小女孩被一位剪短发的婆婆抱在怀里,一老一少注视着一张领袖像,手拿领袖像的则是一位侧着身子、只能看到半边脸庞的军人。
照片中的人物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拍这张照片?文婧当然知道,因为照片中的小女孩就是她自己。
说来话长,文婧的外公诸兴华当年是孝义庄汽车站站长。孝义庄虽是一个连镇都算不上的苏南村落,但位于镇江到南京的公路干道上。更为重要的是,孝义庄是解放军某部队驻地。由此可见,孝义庄汽车站并非一个普通的公路交通枢纽。
诸兴华虽说是站长,实际上是光杆司令带着家眷食于斯宿于斯。他和妻子许桂英生有三男三女,大女诸玉良、二男诸志礼、三女诸玉善、四女诸玉贞、五男诸志慧、六男诸志诚,一家七八口就挤住在汽车站售票室隔壁的一间平房内。
文远方曾是孝义庄部队里的一名中尉军官。大概因为军官常有外出机会,一来二去文远方看上了诸站长家的大女儿诸玉良,便三番几次请人前去提亲。
诸玉良那年十七岁,已从技校毕业进了句容县汽配厂当了一名技工,每月只有到休假时才会回孝义庄。作为诸家的长女,小时候的诸玉良备受父母的宠爱,据说没穿过一次打补丁的衣服,也没尝过长时间饥饿的滋味;等弟弟妹妹陆续出世并长高时,她也去县城上班了。因此从年龄上计算,她和最小的弟弟诸志诚算是两代人了。
诸玉良小时候被算命说将来是要远嫁的。命,有时还真不能不信!你想想,文远方虽说是军官离开部队外出的机会较多,但也不可能隔三差五地来到孝义庄汽车站买票坐车;而诸玉良回孝义庄的频率更是低到每月一次。或许是诸玉良回家时偶尔代父卖票时被文远方遇上了,或许是诸玉良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