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失落的将星,魏武之刚——于禁 (1/2)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翻开三国志,于禁的出场就和别人不一样,“属将军王朗。朗异之,荐禁才任大将(军)。”

一下子把于禁的评价看的很高。

我们来看看于禁下面的表现。

攻广戚,拔之,拜陷陈都尉。

从讨吕布于濮阳,别破布二营于城南,又别将破高雅于须昌。

从攻寿张、定陶、离狐,围张超于雍丘,皆拔之。

从征黄巾刘辟、黄邵等,屯版粱,邵等夜袭太祖营,禁帅麾下击破之,斩(辟)邵等,尽降其众。

迁平虏校尉。

从围桥蕤于苦,斩蕤等四将。

这里陈寿用的是拔,和有的将领的屠是不一样的。

“尽降其众”

看出来于禁的威望和见识。

从一个将领来看,只斩首恶,不诛从犯。

这是什么样的思想觉悟?

再看看下面,张绣讨伐战,面对作恶的青州兵,于禁怒曰“而还为贼乎”

讨之,数之以罪。

然后先立营垒,做好迎战的准备才去见曹操。

当时曹操的评价是“虽古名将,何以加之”

官渡之战时,于禁的表现还是那么精彩。

太祖初征袁绍,绍兵盛,**为先登。

太祖壮之,乃选步骑二千人,使禁将,守延津以拒绍,太祖引军还官渡。

刘备以徐州叛,太沮东征之。

绍攻禁,禁坚守,绍不能拔。

复与乐进等将步骑五千,击绍别营,从延津西南缘河至汲、获嘉二县,焚烧保聚三十余屯,斩首获生各数千,降绍将何茂、王摩等二十余人。

守住延津的意义不用多说了,相信明白人都知道。

又一路攻入袁绍领地。

说明于禁的领兵作战的能力。

虽然有斩首获生这个词语,但是我相信更多的是获生。

于禁作为一个将军,看重的不是所谓的功名,而是实实在在的人命。

从斩青州兵,攻袁绍,获生数千人,等等事迹。

下面是于禁的斩昌豨。

历代的文人似乎都对于禁的做法感到难于理解。

法理之外,无非人情。

为什么要杀这个曾经的好朋友呢。

我是这么理解的,对于一个看重实实在在人命的于禁将军来说,一个屡次叛乱的昌豨,显然就算这次不杀他,他再次叛变会带走多少无辜的生命。

不如杀了他,保住一方平安。

最后是水淹七军,在洪水面前,他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为自己争取什么名声,什么地位,他看到的是在水中挣扎的普通将士。

他下达了投降的命令,也就是不抵抗政策。

于禁虽然被俘虏了,但是并没有未关羽效力,他的投降换来的是3万多将士的性命。

他自己呢,去了荆州的监狱。

可见不是他怕死,或是他如何如何,他就是这样一个将军,更多的是考虑到别人的生命。

等到关羽败亡,于禁入吴,同样没有为孙权效力。

终于等到了回归的日子,他把部分将士带回去了。

但是等待他的是什么呢“帝使豫于陵屋画关羽战克、庞德愤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