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宁静的夏天,天空中繁星点点。
徐腾攀爬到嵍县化工厂的这栋陈旧职工楼的屋顶,躺在斜斜的土红色檐瓦上,用双手枕着头,享受这一刻的美好悠闲。
几年前,他给自己的第二次初高中生涯,定了四个目标。
一、增高5公分以上,多补钙,多运动,保证睡眠时间;二、六级英语;三、高考保底二本线;四、多发展一些业余爱好,争取拿到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高考加10分。
现在回想,这六年的初高中生涯看似洒脱写意,令很多同学为之羡慕,其实还是蛮艰辛的,堪称分秒必争。
有一件事,超出他的预料。
今年即将入世,国际贸易是热门专业中的热门。
江州工业大学长江学院的国贸班,在他这一届应该有两个,一个试点班,一个普通班,都是省内招生。
试点班招生40人,属于省教育厅批准的公民合办高教试点改革项目,英语过六级,其他条件符合江工大的经济学士授予原则,可以参加江工大经济学院的毕业答辩,一旦通过,自然是拿江工大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证书上看似没有差别,就是少了“长江学院”四个字,校长的名字也不一样,其实是天壤之别。
所以,试点班虽然属于第三次批次本科招生计划,加上今年即将入世,国际贸易是热门专业中的热门,实际录取线接近二本。
徐腾以前是普通班,他记得,试点班甚至有几个一本线的,因为他们这一届是先填志愿,后参加高考,有很多人填错志愿。
6月份,他填报志愿时才发现情况有变,两个班的招生计划调整为各招30人,基本属于小班制,而且都是试点班,A班是外省计划,B班是本省计划。
最出乎他预料的是计算机专业也有两个合办的试点班,同样各招30人。
对他来说,这真是有点惊讶,不知道是出了什么样的变化。
这些变化肯定和他无关,何况,他也没有这个能力。
幸好他高考发挥正常,比省里的二本线高出14分,还有体育加分,应该很稳。
这意味着,只要他大学四年继续努力学习就能抓住这个捷径,最终能以985高校热门专业的毕业和学位证书,结束自己的求学生涯。
与其挑战未知,不如把握自身熟知的那些机会,何况最大难关的六级英语已经被他乘着高中时代的疯狂苦练,提前攻克。
这是他的想法。
他喜欢夏夜的清凉,人生的新篇章即将开启,漫天璀璨的星辰象征着他的未来。
“小腾,莉莉的电话,你来接一下。”奶奶推开窗子仰头招呼着,还是一如既往,唠唠叨叨的指着徐腾教训,“你咋又爬那么高,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别以为你是运动员,就能猴蹿儿!”
“奶奶,你就放心吧,我都爬了五六年,熟溜的很。”徐腾哈哈一笑,抓着天窗的铁梯一弹一跳,一气呵成的蹿下去。
这是嵍县化工厂在七十年代修建的老职工楼,面积很小,每栋四层,每层三户人家,都住的很挤。
夏莉的家也住在化工大院,小时候,他们玩的很好,初中以后才慢慢疏远,直到大学时代重新变成朋友,两人还曾牵线搭桥为彼此的宿舍联谊,结果成了两对。
徐腾和杨滟就是其中一对,虽然他们能在一起,更多是另一位同乡学姐的功劳。
这是以前。
重生后,徐腾再也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