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正文 第一卷_第102章 外丹术 (1/2)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只不过随着药材的稀缺,以及各种的原因,在时间流逝之下,渐渐地失传,以至于现在基本上陷入了没落的地步,也只有在一些偏远的道家支脉中还存在一些炼丹的尝试,然而练出来的丹药也不是什么了不得效用的东西了。

炼丹术的失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真火的失传,所谓三味真火,典籍中有记载:心者君火亦称神火也,其名曰上昧;肾者臣火亦称精火也,其名曰中昧;膀胱即脐下气海者民火也,其名曰下昧,此为三昧真火。

《封神演义》第十七回中姜子牙火烧琵琶精时介绍“此火非同凡火,从眼、鼻、口中喷将出来,乃是精、气、神炼成三昧,养就离精,与凡火共成一处,此妖精怎么经得起!”

道家修炼自身已成真火,人体内有三种火:一曰目光之火;二曰意念之火;三曰气动之火。古人称为\不过抱朴子的强大是毋庸置疑的。

一晚上的时间,林凡全心的沉寂在玉简的丹道篇之中,到天亮的时候蓦然气机一动,自然而然的从入定状态中脱离出来,面对着开着的窗户吸了一口朝阳之气,又徐徐吐出,轻轻一动身形,身体的骨节顿时发出一阵噼里啪啦的响声,顿时精神一振。

这是林凡从炼丹篇中学习到的一种内丹术小窍门,是一种换气之术,是吸收朝阳辰气,将身体中的浊气凝成一团快速排出体内,以强化内丹一种方法,也算是修炼之道,只不过现在林凡没有摸到修炼内丹的法门,效果只能是驱除身体疲劳而已。

由于“外丹术”的毒性和炼制困难导致的失败,唐末五代“内丹术”开始流行。内丹是在服气、行气、导引、胎息、房中术等等修炼基础上发展而来。

“内丹术”以人体比做炉鼎,以精、气、神为对象,循行一定的经络路径,经过一定的炼养方法步骤,使精、气、神在体内凝成“类如鸡子”形的丹,即内丹。内丹家认为人皆禀受父母先天血气而生,后因酒色劳役,致使精衰神疲,以致死亡。所以修炼“内丹术”即是通过自我修炼,补养亏损,达到精神充沛,气血旺盛,走向飞仙不死之道。

这些在林凡看来是太过玄乎,不过玄门修炼之道是确实存在的,相信只要坚持探寻下去总会印证出一套相应的法门出来。

……

起身到浴室中洗漱了一番,换了身衣服之后,林凡便收拾课本走向了学校之中,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做了两个月脱缰野马的他还有点怀念学校的生活了。

行走在校园之中,一股清新的气息扑面而来,这一年来发生的事情太多,重新回到校园让他有种恍若新生的感觉。

要知道一年之前他还只是个喜欢雕刻的理工宅男而已。

时间还早,林凡来到了体育场旁边的一个小树林中,这里是平常一些老教授晨练的地方,一般同学早晨是不会来这边的,随着境界的提升林凡反而越发喜欢靠近这种亲近大自然的味道。

在小院中锻炼绝对没有这样的舒服。

今天似乎来得有点晚,平常在林子中锻炼的一些老教授们今天只看见零星的几个人,不过这样正好,省的人多空气浑浊。

不远处就有一个穿着练功服的老人,远远的看上去黑发童颜,很有扮相,虽然看起来年纪不小了,但却给人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侧对着他林凡没有看清楚这人的样子,只是隐约觉得有点面熟,林凡礼貌性的朝那边点了点头,开始了自己的晨练。

摆了的起手式,林凡慢悠悠的打起了五禽戏,随着境界的突破他对这套养生功的理解更加的透彻,五禽戏模仿动物的动作其根本之处其实是为了更加的贴近大自然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