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中,有井、荥、俞、经、合,以配金、水、木、火、土,是故阴井木而阳井金,阴荥火而阳荥水,阴俞土而阳俞木,阴经金而阳经火,阴合水而阳合土。
经中有返本还元者,乃十二经出入之门也。阳经有原,遇俞穴并过之,阴经无原,以俞穴即代之。是以甲出丘墟,乙太冲之例。又按《千金》云:六阴经亦有原穴,乙中都,丁通里,己公孙,辛列缺,癸水泉,包络内关是也。
故阳日气先行,而血后随也。阴日血先行,而气后随也。得时为之开,失时为之阖,阳干注腑,甲、丙、戊、庚、壬而重见者气纳于三焦;阴干注脏,乙、丁、己、辛癸而重见者,血纳包络。
如甲日甲戌时,以开胆井,至戊寅时正当胃俞,而又并过胆原,重见甲申时,气纳三焦,荥穴属水,甲属木,是以水生木,谓甲合还元化本。又如乙日乙酉时,以开肝井,至己丑时当脾之俞,并过肝原,重见乙未时,血纳包络荥穴属火,乙属木,是以木生火也。
余仿此。俱以子午相生,阴阳相济也。阳日无阴时,阴日无阳时,故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也。何谓甲与己合?曰:中央戊己属土,畏东方甲乙之木所克,戊乃阳为兄,己属阴为妹,戊兄遂将己妹,嫁与木家,与甲为妻,庶得阴阳和合,而不相伤,所以甲与己合。余皆然。子午之法,尽于此矣。
这篇文章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它全面讲述了人体气血按子午流注的全意,简而言之,子午流注就是中医圣贤发现的一种人体气血运行的规律,即每日的十二个时辰对应人体的十二条经脉,十二个时辰与人体十二条经脉的关系,反映了人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的生活习惯应该符合自然的规律,天人合一是有理有据的。
人的脏腑在十二个时辰中的兴衰更替,环环相扣,互补互济、十分有序。一天中的二十四个小时分布,从半夜子时(二十三时)算起,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经脉为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由于时辰在变,因而不同的经脉在不同的时辰也有兴有衰。
看了这篇文章,王兵顿时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心里不禁由衷敬佩天元先人的伟大和智慧,他们给后人留下了无可比拟的瑰宝。
这下自研点穴术和截脉术,王兵总算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当然一些具体的详细要点,还需要王兵参考自身内视的实际情况,从而加以完善。王兵猜想,能总结出人体经脉子午流注规律的古之圣贤,一定是一个修炼者,而且其已经踏入先天之境,否则不可能总结出这样清晰明确的人体经脉流注规律。
“唉,天元的先人曾经在人体科学上达到过如此辉煌的顶峰,实在是令今人唏嘘赞叹不已,而今人不仅不能将祖先的遗产发扬光大,而且还嘲笑蔑视,弃之如履,实在是令人汗颜,有愧于祖先。”
想起当今的中医现状,王兵不由百感交集,喟然长叹。
路线对了头,革命有劲头。
通过对自身气血运行的内视和经脉理论的学习,现在王兵对自研点穴术和截脉术,已经是成竹在胸,把握十足了,接下来就是实践检验以判断对错。当然,目前王兵还无法在人体身上进行试验,毕竟施展穴术和截脉术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搞不好会要人的性命,于是王兵就买了一只活鸡先做实验,虽然动物的经脉不同于人类,但是用来先试验一下还是可以的。
这只可怜的鸡在王兵在其身上反复施术之后,最后竟然不堪忍受折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