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本文介绍纽泰伦经济联合体使用的标准生物学分类法。
众所周知,人类的母文明,地球文明,在二十一世纪初基本完善了针对本星球物种的生物分类学。主流分类法根据物种在演化历史中的亲缘关系,将它们按照“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层级依次划分。由上级至下级的重合度越高,则表示物种的演化亲缘关系越近,基因相似度越高。其中,“界”作为最上级名目,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五类,基本涵盖了地球生物圈的所有成员。[1]
进入太空时代后,人类接触了大量独立起源的外星物种,按照演化关系为这些物种在各个层级逐一起名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且,对于独立演化,但外观结构高度相似的物种,基于演化亲缘关系的分类法无法体现这种相似性。
为解决这些问题,纽泰伦经济联合体以原本的生物分类学为基础,制订了标准化方案《星际生物分类命名法规》。相对于原始生物分类学,《法规》中最大的改动在于,在“界”之上增加了更高级的总名目“圈”。
圈表明某一物种最初起源的生物圈,一般以对应生物圈所在星球命名,如“地球圈”。需要注意的是,圈与物种当前所处生物圈无关。以联合体首都星球纽泰拉为例,纽泰拉拥有原生的生物圈,又有人类殖民者带来的地球物种,因此,在纽泰拉当前生物圈中,既有分类在地球圈下的生物,也有分类在纽泰拉圈下的生物。
由于趋同演化,银河系中存在大量外观结构特征相似,但并无演化亲缘关系的物种[2]。对于此类物种,在具备相似特征的分类级别下,使用同一名词,以表示其相似性;同时,以上级目录的不同来区别它们的演化亲缘关系。也就是说,只要上级目录不同,那么不论下级目录的重合度有多高,都不表示物种间的演化亲缘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此分类法是纽泰伦经济联合体使用的分类方法,并非所有星际国家通用的分类方法。由于该方法基于人类文明于前太空时代发展出的生物分类学,尽管纽泰伦出于外交原因进行了必要的名词修改,一些类别的命名仍存留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痕迹。
下面分别以法玲人和人类为例,演示此分类法的具体应用。
法玲人的生物学分类为:
【法拉圈,动物界,脊索动物门,无乳纲(注1),长足目,直行科,休曼人形属(注2),法玲人(注3)】
与之对照,人类的生物学分类为:
【地球圈,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大猿科(注4),休曼人形属,休曼人(注5)】
如上所示,由于法拉星与地球均有符合“动物”这一类特征的物种,故法玲人与人类共享了“动物界”这一名词。但由于上级目录“圈”的不同,两个星球上的动物并无演化意义上的亲缘关系,亦即,并无基因上的亲缘关系。
为便于研究交流使用,早期生物分类学制定的双名命名法——即使用属名结合种加词作为物种学名——仍被沿用。然而,在新的生物分类学中,双名法仅能体现物种的部分外观结构特征,故对于需要考虑演化关系的学术场合,必须完整列出八个层级的物种分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在太空时代还接触到了复数种太空生物。由于目标种类数量相对稀少,对于太空生物的系统化分类方式,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致。截至二十五世纪初,主流观点倾向将所有起源于太空的生物归类至“太空圈”下,也有研究者建议以旋臂或星区对其进行细分。
那么,关于生物分类学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