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昌国,建国百年。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民生富裕,百业兴隆。天府之国,万邦来朝。
百年至而圣人出。夫子王守正,乃百年一出之圣人。建济世学院,广培人才。纳天下俊杰,建不世之功勋。
…
随着时间的变化,巫山郡,已经成为了昌国当之无愧的文化中心,亦是昌国除了京都以外最为繁华的城市。
时下三月三,春日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正是春日好时光。但今天诺大的巫山郡确是万人空巷,因为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夫子王守正讲学之日!
夫子殿,济世学院。夫子王守正静坐于高台。
自从六年前,仁宗代天封圣,夫子为报答仁宗皇帝的知遇之恩,就定于每年的今天开坛讲学。而每一次的讲学都是开放式的,但凡有人愿意听,皆可前来。
文人自古相轻,夫子第一次讲学便引来了天下读书人的不满。诸多成名已久的前辈,名声在外的后起之秀皆前来挑战。
夫子一己之力舌战群儒,超众人远矣。一战之后,所有前来挑战者,皆对夫子行弟子之礼。
从此之后,夫子的每一次讲学,都吸引来众多的人。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高官厚禄。不论是黄口小儿,还是耄耋老人。都能够从夫子的讲学中,得到收获。到现在万人空巷皆是为此。
今日,夫子所讲,乃是孝。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
“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
…
“人人生而为子。承前启后,人人皆为父母。知父母之不易,孝敬父母。而后老吾老及人之老!这便是教导世人与人为善”孝为大德,乃治世之方。
夫子讲学,至此结束。但人潮依旧沉浸于夫子讲学的内容中。夫子也依然静坐高台,静待众人。
直至天落黑幕,月上苍穹。一声鼓响,方才惊醒了众人人。察觉夫子讲学已经结束,众人纷纷起身,向夫子行弟子之礼。
众人恭敬送夫子离去。
…
华灯初上,夫子离去。
但是夫子殿却如同刚刚醒来,剩下的将是年轻文人的舞台。文人相聚,青年俊杰不胜其数。在夫子的默许下这一天夫子殿为天下文人提供了交流的机会。
当然也诞生了许多才子佳人的美丽传说。
“酒徒爷爷,你最好了。一次,就这一次,好不好嘛。你带我出去玩,改天我又给你偷我爷爷藏的好酒出来”一个少年,拉着一个老者,从后三殿的阴影里走出来。
只见这少年,十岁左右年龄,灵气逼人,在腰间还挂着一个镶金的挂虎。一双眼焕发着惊奇的目光,好奇的打量着明明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地方。
而他身边的老人五六十岁年龄,一身酒气,很明显是被眼前少年从酒桌上拽下来的。
“酒徒爷爷你快点。你再这么慢,我就不给你拿酒了。”少年催促道。
“诶,真拿你这孩子没办法。你慢着点,再这么快,我就回去了。”叫酒徒的老人回吓到。
还真有用,少年听闻这话不得不放慢了脚步。谁叫这是请来的免死金牌呢?
想起去年一个人偷偷跑出来,还没玩就被逮回去了,然后是一顿“黄金条”(竹鞭)。那滋味想想就不寒而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