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他倒了杯暖胃茶,笑着说:“小侯爷莫急,海上一日千里,您担待三日咱们就能抵达南海港,自南海换船沿河过两个时辰便可到主家了。”
朱定北听了高兴,又谢了他精心准备的朝食,宁叔看了眼气定神闲的家主,脸上笑出一朵花儿来。
果然如宁叔所说,三日后,一行人便抵达宁家老宅。朱定北已从楼安宁嘴里听说过宁家在广州一带的威名,不曾想身临其境,单是这府邸气派便让他吃了一惊。
他凑在宁衡耳边低声问:“这宅子劝了多少地?怎么比皇宫都要大一些?”
踏上岸,那地界已属于宁家的宅用地,如此马车走了有三刻钟居然还未到内门,可想而知这块地方有多大。
宁衡解释道:“这里亦是爷的故居,爷亲筑的围墙后人不敢拆迁,所以就保留从前面貌。”
朱定北啧啧两声,难怪他前些年还听说入宁家不得携兵刃不得骑马的规矩,原来有这层缘故在。
又行了两刻钟,马车才堪堪停下。
宁衡喜静,没让族人相迎,因此朱定北入住时也没觉得不自在。其实回不回宁家主家对宁衡来说并没有区别,他自五岁起便开始管着宁家的账目,早几年已将宁家的产业全部接手,如今回来也不过走一个过场,祭拜先祖过个明路。
朱定北在船上待了许久,才落了地便觉舒坦,他正想打一套朱家拳舒活舒活筋骨,见宁衡有事便浑不在意地让他走了。宁衡还是不放心,将宁叔留下照看他。
宁衡来去也快,晚膳才摆上桌他就回来了。
朱定北挑了挑眉头,“莫非是劣银有眉目了?”
不错,宁衡此次南下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接手家业,而是为贞元皇帝探查劣银之事。就在三个月前,广州府银庄再一次出现了劣银的踪迹!
贞元二十三年国库赈灾存银被盗换成了劣银,兹事体大,贞元皇帝瞒下了风声,但苦查三年仍旧无果。此次总算再一次摸着了狐狸尾巴,他便趁着太后再一次给宁衡请命回广州的时候,将此事委托给他。
宁衡摇了摇头,“是有一队海上商队失踪了,家里搜寻的队伍也一去不返,得再派人去探看。”
朱定北吃食的动作顿了顿,他知道宁家海上商队的能耐,战力或许比不上东海军,但对海的了解一点也不逊,断不至于在海上无端消失。除非……是遇上什么事故了。
宁衡往他碗里夹了一筷子红烧肉,安抚道:“无事,他们自有保命的办法。”
朱定北闻言也就不再多问了。
翌日天未亮,宁衡便早早起身沐浴焚香,与族人祭拜先祖,聆听祖训,正式接掌了宁家的家主印信。
朱定北见堂前密密麻麻的人头不由咋舌。习惯了长信侯府的冷清,却没想到宁家人口如此之多。待问过宁衡之后才知,这些人中只有少数是身有宁家血脉的旁系,大多则是宁家的家臣掌柜。这些人世代为宁家效命,住在宁府之中,自然也便是一族之人。
朱定北叹了声,说:“皇帝老儿比我想象的更能忍啊。”
他从前只当皇帝心胸狭隘才容不下朱家,可现在看了宁家才知道,皇帝得有多大的心胸才能容得宁家的存在。
宁衡含笑看着他:“互惠互利罢了。”
还有一句是宁衡未说出口的。皇帝动不了宁家,是因为宁家在大靖扎根太广太深,若真到了那一步,家主一声令下整个宁家舍弃产业撤离或家主有失宁家所有产业便自动停摆,大靖的民生经济便要瘫痪。皇室深知宁家人干得出这种事,因此从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