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三百零七章 得知王冠清身份,村民们轰动 (1/2)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客套了一会,这帮来访的领导们再度坐上了吉普车。

而赵卫民和许承安还有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则跳上村委会等候着的拖拉机在前面带路,一路开到山上黑木耳种植基地外的驻车点。

正值黑木耳采收季,种植基地里热闹得很,绝大多数的村民都在这里,包括小崽子也都过来凑热闹,在种植园里跑来跑去,蹦蹦跳跳的嚷着:“又卖黑木耳咯,有钱咯!”

王冠清刚从吉普车走下,就感受到了村民们的喜悦,对身旁的赵卫民和许承安道:“赵支书,小许,看来你们黑土屯的黑木耳今年又丰收了啊,大家都很高兴!”

许承安微微一笑:“感谢王老书记关心,我们黑土屯今年是种耳的第二年。首年为初收,第二年为盛收,看黑木耳的长势判断产量是要比上年好不少的,大家伙的心血没白付出,所以每个人都高兴得很!”

王冠清点了点头,在众人陪同下走进种植园,别看前一把手上了年纪,然而脚步稳健得很,在山上也不需要人搀扶。

来到第一个耳场,看到段木上那一簇簇的黑木耳,王冠清略显惊讶:“我76年去过东泞,它那儿有个食用菌试验站,71年就建起来了,也是东三省的第一个食用菌试验站!”

“该站专门对各种食用菌进行科研和栽培技术推广,主攻的就是黑木耳,当时已经在批量种植这种食用菌了。”

“我去的时候恰好也是黑木耳采收季,可是我记得他们那个试验站段木长出来的黑木耳,似乎比不上你们黑土屯,甚至要逊色不少!”

前一把手的记忆力很好,尽管是8年前的事,却还有些印象。

两者对比相当明显,东泞食用菌试验站段木长出的黑木耳较为稀疏,不像黑土屯这么密密麻麻,成群成簇,那小小的段木上都显得有些拥挤了。

身旁的其他人闻言都挺直了腰杆。

那可是东三省的第一个食用菌试验站,71年就建起来了并开始做黑木耳的栽种研究了,而黑土屯82年才开始研究,也就研究了一年,产量却比76年已经研究了五年的东泞试验站都可观得多,能不让人骄傲吗。

事实上,这个东泞黑木耳试验站是极有来头的,后来黑省的黑木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而东泞因为做建试验站早,做产业项目早的关系,成为了国内最大的黑木耳生产基地和交易市场之一。

沧城的起步晚了点,但出成果快,而且现在恰好是改开后农副产品需求量剧增的最好时间,所以也不算晚。

许承安的终极目标就是把沧城打造成第二个东泞,让整座城市的其他镇子也都参与到这个产业链中来,到那时产业链就真的成了,自己也成了沧城的大功臣,在这边干啥基本都玩得转了。

赵卫民乐呵呵地道:“王老书记,我们屯的许知青为了研究黑木耳,当年可是个人斥重资在种植园投建了个实验室!”

他指着不远之处:“你看,实验室就在那边!”

“为了研究黑木耳技术啊,当时许知青整天都扑在这个实验室里,花费了巨量的时间和心血,终于研究出了大成果!”

赵卫民先是捧了许承安一通,这才继续道:“我们这菌种是相当特殊的低温型黑木耳,在更低温环境下都能发育。”

“而温度越低的自然环境下长出的黑木耳的品质就越好,同时也能很好地避免病虫害的侵袭所以我们的黑木耳品质又好产量又高,春季收耳还比别家的早了大概一个月,是沧城春耳种上市最早的!”

王冠清听得直颔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