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九时许,一弯新月行至西空,
八月初,洛阳城,洛河畔,一群年轻人在洛浦公园聚会。
他们都身着复古的汉服,宽领大袖,上衣下裳,交领右衽,言行端然。
暑期,学生们的时间相对自由,应约参加聚会的人较多,自发地分成了男女两个群体,席地而坐,各自围成个十人左右的圈子。
男生圈人比较多,他们在吟诗,吟诵《洛神赋》;他们在吹箫,吹长箫;他们在敲鼓,敲陶制的“士鼓”;他们在饮酒,饮黄米酿造的罗浮春。
圈子中有位披头散发的婀娜美女在舞剑,随着《洛神赋》的吟唱、长箫的呜鸣,衣袂飘飘,剑光纵横,着实养眼。
女生圈靠近洛河,圈中铺有白色毡布,放一张一米长的木几做祭台。祭台上除有香炉、烛台、果品、花束等,还有一注满清水的铜盆,一盆盛开的海棠花,一盆含苞待放的昙花。
她们在抚琴,她们在焚香,她们祭拜七姐,共度七夕女儿节。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是聚会的主题。所以才会分成反人类、非主流、不人道的男女两个圈子。
“奶奶说:奶奶说啊,每到七夕的夜晚,月亮下山后,在被葡萄架遮盖下的古井旁,放一个装满井水的铜盆,燃香供奉虔诚祈祷,可以听到牛郎织女在鹊桥上说悄悄话。这一天出生的女子与最漂亮的女子,还可以在铜盆上看到牛朗织女的鹊桥约会。以前太小了,每次等不到他们,我就睡着了,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说话的是个十八、九岁的女孩子,半长的碎发、半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带一副朴实的黑框近视镜。坐在女生圈中心的木几前,一边讲故事,一边演示七夕女儿节各式礼仪。
她穿一套墨绿色曲裾,月白色领袖,典雅的汉服设计加上柔滑的高档丝绸,着实能提升气质。她略显平庸的外貌也因这套衣饰,而显得光彩靓丽了。
“如果你不是这天生日,也不是最漂亮的那个女子,怎么办呢?”女孩子举起一枚铜针;“这是传说中的七巧针。奶奶说:如果能在七夕之夜,不用灯烛,在新月之光下,以五彩丝线穿过针上七孔,那个女生也能心想事成呢。我请高手做了十八枚七巧针,大家试试运气吧。”
七巧针长三寸,有寻常大号针的三个粗细,古铜色的针体上,果然排列着七个微小的针孔。
“耽妃,你这针……哪里来的?”另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喏喏地说;“我听说,七巧针不是一枚针上有七孔,是七枚针并排……”
“你知道什么啊?”半圆脸的耽妃有些着急了;“为了弄七巧针,我查了好的资料,跑图书馆翻阅好多古籍,好容易才搞明白。原来这七巧针不是普通的针,是闺中女玩。女玩知道不?是古时闺阁贵女们游戏把玩的物品。她们是剥削阶级,早就不适劳作了。把玩针线、女红什么的的,是为了打发时间。所以啊,从唐代开始,出现了银剪啊、七巧金针,玉戒之类女玩。她们用这些东西玩剪纸、玩香囊。瞧,七巧铜针质地较软,是特意去安乐窝打铁营找刘银匠订制的。他说,金针、银针、铜针都是玩物,比较好加工。如果是钢针、铁针就难了。”
“这么厉害啊。”女生被说服了。
“我们唱歌吧。”耽妃发完七巧针,墨迹一会儿,带头唱起来。
一群汉服女生拿捏起七巧针、五色线,轻声吟唱起“半个月亮爬上来”,对着西天的一弯新月,穿针引线。
舞剑的女子回来了。她穿了一套武士服,英姿勃发,气喘吁吁。
她端了杯黄酒,以一方白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