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四百万亿分之一的精度 (3/3)
换源: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原子团打散。所以第二个问题,您看完这部分数据后,应该就不会有疑问了……”
顾玩说着,还指点堺俗人教授如何看相关记录。
花了大约十几分钟,把这个点解释清楚了。
然后,他开始回答对方的第一个质疑点,也就是“他的仪器是如何精确称量C14原子个数的”。
毕竟,C12原子可以按照“1摩尔(mole)碳12原子重12克”的算法来称量,因为多,重,宏观称就能称出来的。
(注:1摩尔原子是6.02×10的23次方个。多废话一句,让高中没学化学的同学阅读起来友好一点。
另外,上一句所称的“宏观”也就是几毫克甚至几微克。因为1微克就有10的15次方个碳原子了,也就是几千万亿个,对于同位素鉴定而言已经足够“宏观”)
但是,C14原子,比C12原子少了至少一万多亿倍,那就很难称重了。可能一次实验搜集到的C14原子个数,才几万亿分之一毫克。
传统离心法的时候,最后称量C14原子的个数,就不是非常精确,总有那么相当于总数至少百分之几的误差,也就导致年代测定至少误差几百年。
“所以,我这套仪器,也没有用离心法惯用的质量称量法,来计算C14原子的个数——离心法是用离心力来分离原子的,我是用洛伦兹力来分离原子的。既然如此,一事不烦二主,我最终是吧所有的C14离子,进行总带电电荷测量。
一个碳离子带4个正电荷,当电荷平衡时,算出悬浮负极有多少电子形成的电势差,不就能算出这团碳离子里的原子个数了么?而微观状态下测量电势差的精度,要远远高于称重量的精度。”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堺俗人教授失声惊呼。
()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