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9 穿林北腿 (3/4)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体现出来了,富者良田万亩,穷者无立锥之地。虽说碰到灾年,地主家余粮也不多,但农民那就是要活活饿死。

对土地的渴望让农民们铤而走险,让红色的种子扎根发芽。那些下基层的革命者不讲大道理,只谈农民最渴望的东西,只谈土地和生存自救。

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红色势力就此崛起了。而且由于在这个世界上,红色国际已经扯淡了,所以明国的革命者们没有受到各种思想流毒的侵害,本土化的红色思想已经星火燎原。

他们甚至还占据了西部的一个重要都市,发展起自己的工商业来了。一些怀着理想的归国技术人员和国际友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正是这些人让“红区”的工业化水准甚至高于明国的其它地区。

到这个位面的37年底,“红区”不但能做到自产化肥、小型农用机械、枪械、掷弹筒,甚至小型山炮和低端飞机都能自制。

总之,有了后方的保障,前方部队经验刷的那是风生水起,任何派来“剿匪”的部队那都讨不了好。

虽然“红区”偏居一隅,但胸怀天下的气魄已经逐渐成形,白色势力的党魁常公凯震恐。他明白要是不尽快把红色力量扼杀在摇篮里,那么未来的天下是谁的,那还真不好说。这也是他碰了一鼻子又一鼻子的灰也要坚持“剿匪”的原因。这更是他放任扶瀛侵略者,也要先把红色势力剿灭的原因。

现在,某位被派来剿匪的苦逼军阀就非常郁闷。不用说,他的军军队又吃瘪了。但他烦恼的不是怎么剿匪,而是在烦恼那群扶瀛侵略者。

“大帅!下决心吧!那群赤色分子并不是向委座说的那样,人家压根跟咱们没什么区别!这样只会让扶瀛人开心,现在国内抗击侵略的呼声那么高,我们再这样下去,会被万民戳脊梁骨的啊!”

一个带着眼睛的教书先生模样的老人,正对着一位颇有儒将风度的中年人说教着,他算是晓之以义了。不过“大帅”没有吭声,他仍然在犹豫。

“大帅!下决心吧!老帅的坟现在还在北边呢,要是真的被鬼子占去了,咱们得多少年都不能回去看老帅他一眼了。想当年老帅是含辛茹苦……”

说话的是一位管家模样的人物,这位算是动之以情了。但“大帅”依旧沉默,他的决心还是不够,又或许他早已下定了决心,现在就等自己的部下把那个真正的理由说出来了。

“大帅,下决心吧!那北边可是祖宗的基业啊!可是那光头佬说送给鬼子就给鬼子了,一点不考虑咱们弟兄的感受啊!那可都是您父亲一点点攒下来的啊!再说,现在咱们没了基业,什么都得听那个光头佬的。那光头佬让我们打红脑壳子,可是装备和子弹都不给我们配齐。

那群红脑壳子呢,哪里是什么赤(河蟹)匪,有大炮有飞机的,用的枪械都比咱们好!秃头佬摆明了是想从中渔利!想想以前,咱们子弹,枪炮都能自己造,那是何等的威风?现在连个小小的特派员都能骑到我们头上拉屎!而且弟兄们各个思乡心切,不过现在好了,有家回不了!给扶瀛鬼子占了去,俺怕这样下去……”

这是在座的一位大胡子中年军官在说话,话虽然没前面的雅,但却让“大帅”眼睛一亮。他满意的笑了出来,那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让某位大老粗军官很受用。

“你们听好了!就是他说的这个理!跟全军将士就这么讲!哼!亏你和我称兄道弟的,原来是算计我啊!好啊,既然你做初一,就别怪我做十五了!走,咱们反了他的!”

就是这句“咱们反了他的”拉开了西京事变的开端,在西部“剿匪”前线视察的白色势力最高领袖常公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