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后顾之忧,让他人无从牵制有口难言,他与她是不是就可以破镜重圆,再拾那年断却情缘?
难得好眠,待莞辰醒来时日头已升的老高,今日不用上朝,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陪着她,以弥补她近日来受到的冷落,他抬起手摩挲着还沉浸在睡梦中人儿的脸颊,初醒惺忪的眼眸中满是浓得化不开的温柔宠溺。
这几日用元妃当挡箭牌,暗地里却在与羽凌歌筹划着与元国之间的协议细则。
金顶与齐云的联合军愈发的躁动不安,开始屯粮征兵,大有开战之势,白日里要与朝堂百官周旋处理政务,夜里还要思索利弊,扬长避短,尽可能的避免暴露楚嘉境内各处的兵力分布图,及防备薄弱的之地,让元国无从耍阴招。
国与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很微妙,所谓的盟友关系也太过脆弱,一旦牵扯到各自的利益,当即倒戈也不是没有可能。
更何况元国的国君还是那狡诈阴险的君裕泽,他能在左相的压制下顺风顺水,无恙存活至今必定是有些手段的,不然这元国怕是早就易主了。
不论是当日秘密处死陆嫔一事,还是后来声色严厉的逼迫她交出芳月等人,他都是为了保她,为她着想才会出此下策。
当然其中也不乏个人私心,可他毕竟是一国之君,也得为楚嘉的百姓,为这千秋基业着想不是。
他没有告诉她事情,她也没有多问,只是顺从的遂了他的愿,他知道她心里憋着一口气,消不去咽不下去,也明白她不嚷嚷着大吵大闹是看出事态的严重性,嗅到了端倪才会如此乖巧,聪慧如她,又怎能瞧不出当日事情的怪异之处。
陆嫔是害她失子的凶手不错,可却不是始作俑者,一直在暗处运筹帷幄之人是吏部尚书马福平。
马福平与李南原串通一气暗中勾结元国左相门下的得意门生,利用陆嫔身份的敏感处,指使手下培养的死士潜入皇宫,美名曰是为了还陆嫔真正的父母一个清白,让她可以亲手手刃仇人,可以为家门讨回公道。
可是却横生枝节,怪只怪陆嫔太过自负,也怪他戒心太弱这才导致陆嫔突然调转矛头。
元国的左相一直是君裕泽心头的刺,猛得拔去必会血流不住,不拔却又痛心锥骨,且那人狡诈的很,滑不留手,让君裕泽无从下手凌歌这才用左相罪证做交易,换取两国交好。
本只是个虚名罢了,谁想后来的事情却演变为四国战事,元国更是贪心不足,既想除掉左相,又想吞了起云。
两国都受奸臣所祸,故而以利换利,只是让他想不明白的是,君裕泽竟然会主动提议将芳月带回元国,并许诺制住左相之后便将供词送来楚嘉,助他铲除李南原。
他是不明白君裕泽此举用意,也搞不清这人怎会不按常理出牌,但当忆两人酒之事,他登时恍然大悟。
或许是他多想了,又或许是真有其事,可不论事情的真相如何,不管他如此做究竟是在打着什么算盘,属于他苏莞辰的,是绝对不会退让的!
不告诉她是不想让她更深的趟进政坛中,卷入更大纷争里,君裕泽没安好心,秦远征已是平民百姓,朝堂中更有许多人巴不得她死。
后宫中的尔虞我诈虽也艰险,可他最起码还能有余力护她性命不受威胁,再者她并不傻也不是逆来顺受之人,他相信她有法子周旋平衡,此番封她为贵妃,是个险招不错也有很大的风险,稍有不慎更会让她置身陷境,可这条路却并非只有杀机。
他已经秘密将五千兵将归于元尚书身下,兵符虽尚在他手,可现下元妃效忠于她,元尚书为了家族满门为报昔日李南原压制之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