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兵马桥位于湘、赣、鄂三省交界处的一个峡谷平坝里,一座千年石桥连通南北,古来为商旅歇宿、兵家必争的关隘要地。相传三国时,东吴大将罗宵曾在此大败魏军,因而得名兵马桥。
据说,解放前这里人口过万,自太祖、彭老总从这过了几次兵后,到解放时兵马桥只剩不到两千人,用了四十年时间才有了这三千来人口。几千条人命换来一个革命老区的名,却无革命老区之实,不讲没出过开国将帅连老干部都没出一个,除了在全乡建了个十几个烈士墓外,上级政府没给过兵马桥一根毛的扶助钱粮。真要讲沾了政府的便宜,也就是每年有一个高考加分指标给这的烈士子孙,算是聊胜于无。
可以负责任地说,改革开放之前,这就是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山民们守着日渐荒废的古道、种着从山坡上开出的梯田、交着每亩三百斤的公粮,还得支应乡政府的三统筹两提留,一年到头也就是过年时能吃碗白米饭。
日子苦啊,好在风水会轮流转。
托经济发展需要的福,也托隔壁县出了太多开国将帅的福,本应笔直的320国道在此被强行拉弯,途经了隔壁县城也途经了兵马桥。有了国道,就会有与之相连的省道、县道,兵马桥的位置也绝,赣省境内是平坝,湘省、鄂省境内全是石山,这个卡在国道、省道、县道交界处的小镇也因此迅速繁荣。
刚开始的两年,两三百米的小街上尽是附近老表开的小饭店、南杂店。再过两年,木棚变成了一水的砖瓦房,两三百米的小街成了绵延上千米的大街,最早的饮食店、南杂店也变成了酒店、饭庄、宾馆、汽车修理厂、美容美发院、保健按摩厅……,无论春夏秋冬、不管白天黑夜,这里总有车来车往,也总有人开门做生意。
这天正是盛夏,华灯初上。闪着霓虹灯的各个酒店、饭庄门前,载满货物的大卡车轰鸣着停下又轰鸣着离开,不时响起司机们粗豪的嗓门,偶尔又响起娇嗔打俏声,当真是一片繁忙升平景象。
突然间,一家热闹的饭店里响起吼声:“各位兄弟听着:我们来找人,跟各位并不相干,谁都别乱动。不听招呼的,可莫怪兄弟们不客气!”
吼完之后,饭店里立即静了下来,吃饭的司机们都看着这伙提着短木棍的青皮混混,正调戏女服务员的骚货也闭上了花花嘴。大厅旁边专门接待货老板的雅间里,几个正吃饭喝酒的老板一听到这吼声,人人脸色大变。
见客人被打扰,正在雅间里应酬的陶老板连忙拿着好烟出来周旋。可是,那些平时能跟他开个玩笑,叫他一声陶大老板的混混们却打开他的烟,用两根死沉的杂木棍压着他的肩膀,威胁道:“没你的事,站在这里看戏。你要不给兄弟们面子,就莫怪兄弟们不给你面子!”
一帮打短命的狗操种,笑呵呵的陶老板连连称是,挥手示意十四五个手里拿着扳手、铁棍从隔壁修车店里跑来的徒弟崽仔们回去,再顺手把看热闹的儿子带到自己身边,站在那当起了泥菩萨。见手下有十几个愣货徒弟的老板服软了,混混们拎着短木棍开始去砸雅间的门,这些吃强蛮饭的混混可不懂什么叫礼貌。
听到雅间的房门上响起了擂鼓似的打门声,门内穿着旗袍的女服务员吓得没了主意,不知是否该去开门。
'砰'的一声,棕色的大门被撞开,涌进来七八个凶狠后生。这些后生或光头或寸发面容狰狞,手里拿着黑乎乎的柞木短棍,这几个中年人一见,便知道这些都不是什么好鸟。
国人好赌,司机尤甚,而且好色。
兵马桥这几年迅速繁华,周边县的混混也涌来讨生活,开赌包嫖就是他们的营生。这些混混极是凶悍,遇到大队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