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焦急的等待一见齐天圣连忙施礼,道:“小女子宇文拜见将军。”
宇文家是长安城有名的富户,是做水陆货运生意的,家里有三十条大船,万匹驮马,大唐南北多一半货物运送都要经过宇文家的手。
这女子他也见过,不熟只知道姓宇文并不知其名讳。据说,是据说啊,尉迟延与这女子曾有指腹为婚的约定。
那时尉迟家还没有没落,家里也做些小生意,后来发了一场大火尉迟延双亲也死了还欠了一屁股债,无亲无靠的尉迟延曾找过宇文家借些钱粮安葬双亲。
那时的宇文家还不是巨富家里钱也不多救济一下还是可以的。哪知宇文家不但不帮助还把尉迟延打了出来,声称不认识尉迟延。
还是齐老爹发了善心给尉迟延安葬了双亲替他还了账,抚养尉迟延长大成人,本来按照齐老爹的意思让尉迟延考个功名或者在他商号帮忙,可是尉迟延自幼尚武成人之后便投了军,连城门卫的差事还是齐老爹拖关系找的。
后来薛仁贵征东,尉迟延舍身护主,只身刺铁世文,得太宗赏识封了王,宇文家后悔不跌便想起了这门亲事。
不过那个时候尉迟延已经有了王氏还有了一男一女两子。
尉迟延的发妻王氏出身并不高贵甚至连名字都没有,曾在宫里当过婢人,是个姿色一般的女子,却是个能持家的女子,还能干的一手好女红,那时尉迟延薪水并不高,而起他好武成痴时常练坏器械又有两个子女要养,时常入不敷出,这女子便每日给人做女红添补家用。嫁给尉迟延的时候已经二十八岁了,那时尉迟延才十七岁。
尉迟延封了王,王氏也荣升一品诰命夫人,可是府里一个丫鬟仆人也没有,这是个苦过来的女子精打细算惯了,也服侍人惯了经不起那样。
记得那时尉迟延刚刚封王不久,文武前来道贺,酒宴上王氏劝谏尉迟延结了宇文家的哪门亲,却被尉迟延当场驳回并说这辈子就你了。
自然那场宴闹得不欢而散,事后齐天圣还问过尉迟延为何不娶了宇文,哪怕不是宇文其他女子也成,虽有一儿一女尉迟家还是人丁单薄啊。
“谁能陪我三年寒暑绣花观武!”这是尉迟延的话,说这句话的时候尉迟延含着泪。
三年便是尉迟延刚刚成人娶了王氏,入了城门卫,当值完后尉迟延便回到家中习练武艺,王氏则带着女红在他身边也不说话陪着他。
后来尉迟延跟随神将学艺去了,王氏便在王府门口挂上了黑绫。
黑绫本是守孝才挂的,王氏此举便是在说夫君不在家旁人莫要敲门,八年来除了填补家用之外几乎不出门,哪怕是齐天圣前来拜会,也只在前院交谈从不入内院,还大门敞开着。
王氏出身不好,还曾为过奴婢。在礼法上是贱人,这种人嫁给王侯莫说是妻,妾也当不上顶多成个怀子添房,为这事朝中大臣也引论过。气的尉迟延砸了人家大门,大骂人家不是东西,乱动口舌。
齐天圣还记得有一次下大雪给王氏送火炭皮袄,就见到王府大门敞开,王氏在院子里举了把伞给教书先生和子女挡雪,让在雪中教学。
旁人不明其意,齐天圣最是明白,王氏出身不好时常落人口舌,他生怕关上了门流出什么冷女不甘寂寞的口舌。
“将军,表哥来信,嫂嫂不识字便找来了我,让我把这封信送给将军。”宇文开口道。
齐天圣一看果然信上写着天圣亲启的字样,他借过信心里暗道一句,王氏还惦记着尉迟延婚娶的事儿。
撕开火漆敞开信,面色大变,良久长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