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己解了围,又能让李二同志把心思转到新的问题上去,就不会有心思来找自己的茬了。
王珂连忙看着李二同志,看他要说出什么事情来。只是王珂也清楚,接下来要说的事情,一定与军事无关了,而是政务上的问题,不然也不会单独留下房玄龄来。这个时候,王珂可没有把自己打在里面,他认为李二同志把自己留下来,不过就是为了问一下自己刚才和房玄龄说了什么而已。
李二同志面带忧郁的慢慢说道:“朕前几日和高爱卿聊了一下,现在国库里甚为空虚呀。朝廷现在开支大,高爱卿时时都有入不敷出的感觉,不知你们有什么办法没有?”
李二同志此话一出,房玄龄和王珂都不说话了,对于此事,王珂的感受还不是很深,可房玄龄却是感同身受啊。平日里,房玄龄就和各种政务打‘交’道,对于这个问题也是烦心不已,时不时的一闲下来就在考虑该如何做才能改变此等状况,可是左想右想都感到很为难,现在所采用的税收制度看起来也是很健全的了,要想改进却不知该如何下手,可是这朝廷的开支日渐增大,可是税收却没有同步增加,实在是一个很难办的事情。
王珂只是从历史书上知道一点,唐朝的税收制度是按人头征收的,由于对工商业者的不重视,来源于这方面的税收相应也少,整个大唐的税收大部源于对农业的征收。
可是这其中也有个问题,就是传统的世族和大的地主手里掌握着唐朝大部分的土地,从而很多无地的农民都是在这些地主手里租地为生。可是由于土地都记在了这些地主的手里,按人头征收赋税,这基数就变得相当的小了,所以这朝廷的税收也就没有起‘色’,老是远远不能达到产出的真正比例。
王珂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这些是不是和现在大唐的情况一样,转身问起了房玄龄。房玄龄只是以为王珂因平日里忙于军事方面的事务,对与此事不甚了解,也就把现在是个什么状况对王珂说了个通透。
王珂一听和自己知道的差别不大,心里就已经有了主意,转身对着李二同志说道:“皇上,此事要解决其实也不难,只是这就要看皇上是否有这个决心了。”
李二同志和房玄龄听到王珂此话,都一起望着王珂,他们知道,王珂此话说出来,必定是有什么主意了,但其中也一定有什么事情不好办,必须要李二同志下狠心去做才能做得到的。
李二同志也不问要自己下什么决心,而是很平淡地说道:“王家小子有什么想法就直接说出来,如果有理,朕是会去做的。”
房玄龄也在一旁附和道:“贤侄就不必担忧了,皇上英明,只要是对社稷有利的,皇上没有什么不能办到的!”
王珂来自后世,本就对自古以来的阶级没有什么太大的概念,现在见俩人都要自己说出来,也不犹豫,直接说道:“我朝现在的赋税征收是按人头来计算的,可是现在大量的土地都集中在一些世族和新的地主手里,他们雇佣无地的农民为他们耕种,但由于在官府里,这些土地的归属不在这些耕种的人名下,就只能是按照世族和地主家里人员的多少来征收税负;再有就是城镇里的工商业户,由于朝廷对他们的认知不够,对于他们的赋税也不重视,才造成了朝廷的税收严重短缺,相应就造成了赋税的大量流失。”
李二同志倒是没有从王珂这番话里听出什么来,而房玄龄却不一样,他一听到王珂这席话,就已经明白,王珂是在说出一个事实,那就是现在朝廷所收到的赋税,只是应收的赋税里相当微小的一部分而已,而大量的赋税,由于征收的方法不对,而导致没有收上来,只要方法正确,这一大笔的赋税,是完全有可能收入国库,以使大唐得以更好的发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