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二百二十三 斯摩棱斯克会战 (1/2)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德军计划以各坦克集团实施突击,割裂苏联红军防御,并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地域合围歼灭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尔后以强大快速集群从北面和南面包围莫斯科,在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的同时,攻占苏联首都。

为达此目的,德军基本进攻力量集中于斯摩棱斯克以东中央集团军群地带。

中央集团军群辖第9集团军(司令为施特劳斯上将)、第4集团军(司令为克鲁格元帅)、第2集团军(司令为魏克斯上将),坦克第3集团军(司令为霍特上将)、第4集团军(司令为霍普纳上将)以及第2集群(司令为古德里安上将),一共74个师,其中含有14个坦克师和8个摩托化师,总共约占苏德战场步兵师总数的38%,坦克师和摩托化师的64%。

陆军由第2航空队进行支援。

中央集团军群总计约有180万人,坦克1700辆,火炮和迫击炮1.4万余门,飞机1390架。

参加莫斯科会战的苏联红军有: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加里宁方面军和西南方面军右翼。

苏联红军西方面军(司令为科涅夫上将)辖第22集团军(司令为沃斯特鲁霍夫少将)、第29集团军(司令为马斯连尼科夫中将)、第30集团军(司令为霍缅科少将)、第19集团军(司令为卢金中将)、第16集团军(司令为罗科索夫斯基中将)、第20集团军(司令为叶尔沙科夫中将)在奥斯塔什科夫、叶利尼亚西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占领防御。

预备队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布琼尼)以第24集团军(司令为拉库京少将)、第43集团军(司令为索边尼科夫少将)在罗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正面进行防御,而将其余第31集团军(司令为多尔马托夫少将)、第49集团军(司令为扎哈尔金中将)、第32集团军(司令为维什涅夫斯基少将)、第33集团军(司令为奥努普里延科少将)置于西方面军后方。

布良斯克方面军(司令为叶廖缅科上将)辖第50集团军(司令为彼得罗夫少将)、第3集团军(司令为克列伊泽尔少将)、第13集团军和1个集团军级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宽达300余公里的地区。

总计在西方向上的3个方面军共有125万人,坦克990辆,火炮和迫击炮7600门,飞机677架。

双方比较,德军人员比苏军多40%,火炮和迫击炮多80%,坦克是苏军的1.7倍,作战飞机是苏军的2倍。德军不仅获得了数量上的优势,而且在质量上也占据优势,苏军红军有一半的坦克和飞机都是旧式的,而且部队中的自动枪(冲锋枪、机枪等)数量严重不足。

总的来说,德军在坦克、航空兵、反坦克炮兵、高射炮兵和摩托化装备等方面的优势极其明显。

从宏观的全局上看,德国拥有占苏联总人口45%,工业总产量33%和耕地面积的47%的广大土地。

亲德的日本人和土耳其人牵制着不少苏联红军部队。隆美尔从南面攻过来的危险也不得不让苏联人防备。

而德国方面,当时英国的威胁可以忽略不记,美国人还末参战,欧洲最富饶的地区几乎都在希特勒掌握之下,在1941年,论国土和人口苏联也不占上风,希特勒的土地却达到了巅峰。

所以,从战争全局上看,德国仍占上风,交战双方至少是势均力敌。

别津科夫迅速地念完内部通报后,喝光了杯中的伏特加,耸了耸肩,双手一摊说道“这是官样文章,长孙花衣同志,你肯定是无法从中找到德军的死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