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诸位臣工再想一想,列宁都这样宣布了,中国人当时为什么没有马上同苏俄谈判,收回这些土地呢?答案还是刚才的答案,这是无主土地,中国人连这些土地的准确面积都搞不清楚,就像大年三十打只兔子,有它过年、没有它同样也过年。(
结果,斯大林一上台,不但不承认列宁的承诺,还一直想着策划**立,非常卑鄙贪婪地肆意攫取中国土地。”
天皇陛下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参加御前会议的大臣们、将领们总算听明白了,原来天皇陛下比他们考虑的多的多,研究的透彻的多的多,连西伯利亚是无主土地这么复杂的问题都被天皇陛下论证的清清楚楚的!
不等大臣们再往深里想,就听裕仁天皇的声音再次响起:“由于苏德战争爆发,帝国北进的良机已经出现。但是,由于西伯利亚并没有帝国急需的石油、橡胶,帝国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获得这些必不可少的资源。
因此,朕权衡再三,认为帝国早已确定的南进战略极为妥当。北进暂缓,而且北进是为了解除南进的后顾之忧,对此应该明确。
基于此,朕批准内阁和参谋本部呈送的《适应形势发展的帝国纲要》,责成内阁立即实施动员,参谋本部会同陆海军以最快速度制定切实可行计划,海军全力配合陆军攻占法属印度支那。
朕还要提醒军部和关东军,以后对苏作战务必控制作战范围,不得超过乌拉尔一线,为外交谈判留下余地。
而且,对苏作战务必在确认德国能够战胜苏联的前提下进行,看看他们能不能拿下莫斯科再说吧,不能拿着宝贵的战争资源去打与德国的配合战。德国是德国,日本是日本,这一点务必清楚!”
东条英机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决定――《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朗声读道:“帝国将坚持建设大东亚共荣圈的计划,以南进为首要任务,为获得南方丰富的战略资源提供可靠的保障。。。其中首要的是处理中国事件。。。”
“总之,”东条腾身而起,大声说道,“为了达到向南方扩张的目的,必须排除任何障碍,并不惜与英美一战,以死效忠天皇陛下。”
在座的所有人齐身站起,热血激昂地高喊:“愿誓死效忠天皇陛下。大日本帝国万岁!”
就这样,一场冗长的辩论宣告结束,日本朝全面战争的方向又迈出了一大步。
长孙花衣松了一大口气,虽然很想雀跃而呼,但还是不露声色地跟着秩父宫雍仁亲王后面离开。
在离开会场时,长孙花衣发现与会人员明显分成了三股鱼贯而出。在日本,当时能够参与最高决策的大佬们相互之间意见很不一致,大致分成三种意见。
走在最前面的是外相松冈和关东军司令梅津大将等人,他们都是北进派,在提议一再遭到否决的情况下,他们感到格外愤愤不平,一边走出会场一边大声表示不满。
走在中间的是军事参议官寺内寿一大将信将疑和海相及川古志郎大将等人,他们虽然倾向南进派,但依然主张对美国外交要继续谈判,不能轻易对美宣战,他们属于骑墙一派,不仅北进派不满他们的中立立场,就连南进派也对他们的无所作为大为不满。
走在最后的人最为趾高气扬,因为他们才是此次会议的最大赢家,其中最为飞扬跋扈的就是东条英机。正是他推动内阁通过了《适应形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提出了建立在日本领导下的“大东亚新秩序”。
也正是他,一手炮制了这个基本国策,并说服内阁中其他文官,使这些人相信,在混乱的现代世界上,这是日本“求得生存的最后希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