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变(日本人对9.18事变的称呼),建立了满洲国,把坏蛋应该干的事都干尽现在又玩起了原子弹要炸苏联的石原莞尔。
生活上搞邋遢行为艺术,学习上也并不用功,别人都在拼着命读军事,唯独这哥们儿不当一回事。平时除了捉跳蚤玩,画自己*小蛋蛋外,最大的兴趣就是看闲书。
日本军校最看重分数,考试压力非常之大,加上功课又多,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愿意挤时间去看军事以外的书。
石原则不一样,他的阅读范围很广,人文地理什么书都涉猎,而且还颇有心得。
即便如此,那些比他用功十倍还不止的同学还是考不过他,每次都是名列前茅。
所谓天才,通常都是指这样一类人:神经兮兮的外星人。
明石这样,石原也是如此。两个精神病似乎不费什么吹灰之力,都先后考上了正常人挤破脑袋也挤不进去的日本陆军大学。
在当年的校园里,石原君是很有些名气的。
进了陆大,就等于进了高级军官的保险箱,出去混好了都是将军,再差也能弄个大佐当当,所以人人都架势十足,走到哪儿都爱在腰间挎把刀显摆显摆。
其中最拉风的竟然是连穿件衣服都不成体统的石原。
因为他那把刀实在太牛了。就长度而言,比别人的刀都长出那么一截,能一直拖到地上,属于倭刀之加长版,走到哪儿都有人追着看。
石原毕业时还得到了另一把更牛的刀。
这就是天皇御赐宝刀。
在陆大,把毕业成绩进入前六名的称为“军刀组”,不仅会得到天皇亲赐的军刀,还可以出国留学。到后期,日本陆军高层几乎被“军刀组”给完全垄断了。那个“皇姑屯事件”后被转入预备役的村冈就曾经是“军刀组”的一员。
对于日本陆军来说,“军刀组”是飞黄腾达的代名词,一众人等都是坐着火箭往上升的。
但石原是怪才,跟正常人不太一样,所以不在此例。
由于他很早开始就恶名远扬,所以连机关也没能进得去。军部打发他到中国内地,去经历每一个“中国通”都走过的路,也就是“旅游”兼偷画地图。
有时也画画棒槌。
在那里,他遇到了自己今后的伯乐板垣征四郎。
长板垣推荐他到关东军任职前,石原已经充分享受了一下“军刀组”特殊的出国待遇,到德国去逛了一圈。
他还是日军德国留学生中极少数能把侵华战略讲得头头是道的“思想者”。
据说,在日本很少有人能真正读懂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就连他们的洋老师、德国老师对这部皇皇巨著都讳莫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