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制、指挥官与蒋介石的关系等。依靠德国教官,加上中国“助手”的一臂之力,他搜集到了有关军事工业的情报,还得到了南京军火仓库的蓝图。
他所收集情报大部分通过哈尔滨取道海参崴,或经广州取道香港再转送莫斯科。
1932年下半年,佐尔格被召回苏联,提前结束了他的中国之行。别津科夫有更重要的任务要他去干。按佐尔格的说法:“我喜欢中国,如果不是为了崇高的事业,我将在中国一直呆下去,我已深深地迷恋上这个国家了。”
不管怎么说,中国的3年之行对佐尔格本人来说是个经受锻炼的大好时机。离开上海时,佐尔格已是一位精通中国事务的专家,地地道道的中国通了。
经历了公开的以记者身份在上海这样特殊的环境和中国内地进行谍报活动的风险,佐尔格的谍报经验更丰富了,他的勇气经受住了考验。然而最有显著意义的是他有了尾川秀实和马克斯?克劳森这两个得力搭挡,这俩人成为他日后在日本完成他的谍报佳作的得力助手。
佐尔格一回到莫斯科,便去四局总部拜见别津科夫。别津科夫对他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他在中国的工作大加赞扬,认为十分令人满意,在四局内部的影响很大。问他对未来有何设想时,佐尔格倒不急于表态,说等他那本有关中国农业的书写成后再说。
别津科夫邀请佐尔格当晚到家里做客。在那里,佐尔格受到了热情的款待。
第二天,别津科夫到他下榻的莫斯科饭店来找他,说他那本书可能写不完了,总部有重要任务安排给他,要派他出国。别津科夫试探性地问他有什么选择。佐尔格说他挑选亚洲,特别华北或满洲。接着他又半开玩笑地说,他在日本也许也能干点事情。
就这样,经过与别津科夫的见面后,他在日本的任务就被明确地确定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