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岑大人不想知道三弟信中究竟写了什么吗?”
“这个老三呐,自就藩以来,还是头一次给孤写信。”
“看样子,感情淡了,要知道以往,孤和他最喜出门游玩打猎。”
背负双手,李承乾看似平淡的话语却给人无限遐想。
“滴答。”
岑文本额间一滴冷汗掉落下来,脸色变得有些发白。
“称心。”
“你来给詹事说说吴王来信之意。”
瞧着敲打逐渐深入人心,李承乾这才放过了岑文本。
“是,殿下。”
伴随着一道娇媚的声音在明德殿中响起,东厂督主称心介绍道:“吴王殿下新任安州都督府长史崔虞出自博陵崔氏卫州房,卫州房主事崔礼刚刚将安平县的田产全部无偿赠予其它六房,举族南下。”
‘啊这?’
闻言,岑文本脸色微变,他当然清楚吴王李恪在做什么。
哪怕卫州房是博陵崔氏最不济的那一房,却也不是寻常士族能够相提并论。
这样一房投效,换做任何一个藩王都不会拒绝,可在这个节骨眼上,这个动作很难不会引起东宫注意。
想到这,岑文本不由得看向了上首的李承乾。
“呵呵。”
谁知,李承乾自嘲一笑:“孤还真没想到自己在这些兄弟眼中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魔头。”
“老三费尽心思招揽博陵崔氏卫州房,孤还不至于丧心病狂到命人屠了卫州房。”
“太子殿下。”
岑文本嘴唇动了动,不知该说些什么。
“武德三年,两岁的他被册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改封汉中郡王。”
“贞观元年,晋封汉王,贞观二年,十岁的老三改封蜀王,授益州大都督,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八州诸军事,行政上下辖兼督巂、南宁、会都督府共计三十六州,遥领职位。”
“益州大都督府,地广人多、经济富庶、民族聚居、矛盾复杂,从贞观十三年人口统计中可以看见其重要性,仅益州一州人口多达十七万七千户,次于长安,实为大唐重藩中之重藩。”
“贞观五年,拜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未赴。”
“贞观七年,授都督齐淄青莒莱密七州诸军事、齐州刺史,那一年,老三才十四岁,孤亲自送他出了长安,一直送至灞桥,注视着他前往赴任。”
“次年,朝中有旨,陛下诏令拜其为益州大都督,开启亲王遥领大都督的先例。”
“贞观十年,我们的这位陛下想通过世袭封建、重置封国方式,长久巩固大唐王朝的统治,于是,不顾朝中文武百官反对,毅然决然的将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全部世袭封建。”
“恰恰是这样,才为皇室宗亲埋下了祸端,三弟从蜀王改封吴王,任潭州都督,并未赴任。”
“直到贞观十一年,才拜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州诸军事、安州刺史,赴任。”
“同一年末,御史柳范弹劾吴王李恪游猎过度、损坏庄稼,被陛下免去安州都督,并削减封户三百户。”
“个中缘由,大家都清楚,所以,这贞观十二年,老三又一次被任命为安州都督,学会了韬光养晦,敬畏权万纪的刚直而善纳其言,连当今陛下都为之称赞。”
“贞观十三年,陛下在各方压力下,废除世袭制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