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br/> 只要宏远娘笑了,就是最大的胜利。梁晓乐心里高兴。也学着宏远的样子,在小麦堆上打着滚儿来到门口。对三个小朋友说:“你们也进来吧,这上面(麦堆)可好玩儿哩。”说完,一个一个地拉到麦堆上。
这样的情景梁晓乐虽然不愿被人们当面看到。但人家无意间闯进来,看到了,也只好面对。参与进来一起玩儿,既显得随和,又给人一种“这家的事不背人”的印象。喧嚷就喧嚷吧。反正早晚大家都知道了。权当为以后的崛起打预防针。
四个小姑娘在麦堆上滚过来爬过去(只能滚和爬,站起来麦子能没过膝盖。走不动),玩儿的不亦乐乎。
“这么多麦子,往哪里装呀?”小萝卜头宏远有史以来第一次发起愁来。
“缝口袋。”梁晓乐一边和三个小朋友玩儿着麦子,一边脆生生地说。
“行。”宏远爹高兴地答道:“还是我女儿聪明。咱把西里间屋里的两个空囤装满了,剩下的让你娘缝口袋装起来。”
一家四口加上三个“串门的”,在麦子堆上爬进西里间屋,打开空着的粮囤,用簸箕的用簸箕,用瓢的用瓢,一会儿就装满了两个囤。而地上的麦子,连一少半儿都没下去。
“这样吧,咱先把麦子堆到东、西里间屋里去,免得来个人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宏远娘建议道。其实她是怕让更多的人看到。这样的事情,人们说是一回事,亲眼看到又是一回事。再说,缝装这么多麦子的口袋也不是一会儿半会儿的功夫。
七个人又推得推,端得端,往两个屋里倒。
谁知,倒麦子也是个力气活。梁晓乐用瓢倒了一会儿,就累得手疼胳膊疼,不干了。三个串门的也累得气喘吁吁,坐到一边去休息。梁晓乐赶紧拿出一兜子苹果和梨,每个人一样给一个,对她们说:“要不,你们先回家去吧,我弄完了麦子就找你们去。”
梁晓乐已经看出宏远娘的心意,担心时间长了,三个小串门的大人找了来。
三个小串门的拿着苹果和梨,高高兴兴地回家去了。
正像梁晓乐预想的那样,只因这一参与,加深了三个孩子的印象,回家后如实对家人一说,麦子的事很快在村里传的沸沸扬扬。再加上宏远娘喊街应验的事,梁德福家里的“神气儿”被宣扬得无以复加。此是后话。
宏远娘美滋滋地缝了一下午口袋。宏远爹和小宏远乐呵呵地装了一下午麦子,才把三间屋子收拾干净。一家子全累得筋疲力尽。而麦子口袋排满了东、西里间的所有地方,只留出一条过人的小窄道。
夜深人静的时候,宏远娘和宏远爹,拖着疲惫的身子,又虔诚地在灶王爷神像前烧了三炷香,磕了三个响头。又在庭院里磕头祷告了一番。
……………………
麦子的事让一家人都很高兴,而最高兴的还是宏远娘。累得焦头烂额的她,闻着满屋的麦香,一点儿睡意也没有。
“德福,你说,老天爷爷对我怎么就这么好呢?”宏远娘躺在温暖的被窝里,面朝外对着宏远爹,声音里浸满了自信:“我们过去受了大委屈,老天爷爷就使着法儿地让我们的粮食吃不败,水用不完,还让我们变卖钱财;我在街上受了委屈,就派神仙化成要饭儿的老太太给我们送不来;我因为喊街心里别扭,着受不住,就派神仙化成和尚前来开导于我,还给咱送来这么多麦子。就凭这些,我不好好活着报答老天爷爷行吗?”
“我琢磨了一晚上了,那和尚对你说的那两句话很不简单。我没文化,讲不出大道理。只是觉得那和尚说的很对。我把我的理解说说,你看对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