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r/>
一番拷问后,那三名骑兵终于吐露实情――他们只是接到上官的命令,着他们封锁火场,不许任何人靠近灭火。而但有自火场中出来的人,无论是谁,一律当作贼人余党,就地杀死。
而给他们命令的上官,乃是一个与楚云秀父亲平级的武官。至于个中内情,那三名只是领命行事的骑兵,也是一无所知。
楚云秀获得情报后,毫不留情地斩杀了三名俘虏。之后她潜进那武官驻所所在的一座沿海县城,潜伏了整整一个月,终于找到机会,趁那武官身边侍卫不多时,将其一箭穿喉。
再之后,楚云秀便单人独骑上了黑风山。
黑风山上,黑风寨前,她接连射杀十三名山贼,包括三名黑风寨当家,威慑黑风贼,箭定黑风寨。从此以后,她便成了黑风寨的大当家。
那一年,她才十五岁。
成为黑风寨大当家后,她厉行整改,将一伙良莠不齐的山贼,打造成一群悍匪,还约束纪律,不许他们再不分青红皂白胡乱掳掠,终将黑风寨悍匪整顿成了一伙在民间口碑不错的“义贼”。
但楚云秀落草为寇,并非是想造反。她真正的目的,还是想要报仇。
她很清楚,那个被她射杀的武官,不可能是真正的主使者。因为以那武官的地位权势,不可能使唤得动那伙灭了她满门的武功高手――年夜时灭她满门的那伙强贼,个个都有以一当百的武艺,若非如此,楚云秀的父亲也不可能力战而死,箭术出神入化的楚云秀也用不着躲进密室之中避难。
楚云秀深知,幕后主使,必然另有其人,而且还是地位极高、权势极大之人。
那样的人,凭她自己,无法扳倒。所以她也绝了上京告御状,找官府主持公道的指望。她要用自己的力量,查清真相,报仇雪恨。
因黑风寨义贼在民间渐渐有了口碑,不少平民百姓,都愿意替他们通风报讯。楚云秀便借此打探消息。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她上山为寇的第五年,打听到了蛛丝马迹。
她顺着那线索慢慢调查,耗时近两年,终于查清了灭门真相。
原来,她那曾为沿海备寇使,负责防御海寇的父亲,曾意外截获一封秘信。那秘信赫然是一伙有名的海寇,写给当朝兵部尚书的。
据信中所言,兵部尚书竟是那伙海寇的大后台,不但给海寇传递情报,使他们总能避过围剿,还为海寇提供兵甲军械、销赃渠道。而海寇每次劫掠所得,其中五成都归了兵部尚书。
楚云秀的父亲截得秘信并一批赃物后,准备上呈国主。不料手下军士竟有兵部尚书耳目――楚云秀父亲职责是防备、打击海寇,而兵部尚书乃是海寇后台,当然会在楚云秀父亲手下安插耳目。于是消息便这般泄露了出去,为兵部尚书所知。之后,便有了那场灭门之祸。
楚云秀查知真相,就要设法报仇。但还没等到她行动,突有三千御林杀至,将黑风寨团团包围。
原来,楚云秀虽然调查出了真相,但她的仇人权势极大,爪牙极多,她再怎么暗中调查,也难免会露出一些蛛丝马迹,令对方心生警觉。而以对方的权势,很快就能查出楚云秀的身份和目的。在得知竟是楚家余孽啸聚一伙亡命之徒,意图报复灭门之仇,便先下手为强,以剿杀杀官造反的悍匪为借口,请得国主旨意,调出御林军,包围了黑风山。
因御林军来势极快,黑风寨尚未从民间得到消息,三千御林军便已杀至山下。抵达的当天,便展开了进攻。幸好黑风山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黑风寨悍匪又给楚云秀调.教得极为擅战,尤擅箭术,黑风寨才未给御林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