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电子书

首页 书库 全本 排行 记录
第一章 苏桐!你到底犯了什么天大的事 (1/4)

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北京二月,旧历新年才过,春寒犹料峭,但天气晴朗,二十二号下午四点半,叶蓁蓁小姐从菜市场走出来,双手提得满满当当的。

她步子很小,却非常轻快,西斜的一轮夕阳格外温存,照出她一张微微泌汗的、若有所思的脸。

想的事倒并不复杂:今天买到了上好的走地鸡,炖香菇好还是盐焗好?香菇下得轻了、重了都会带偏鸡肉的鲜味,盐焗倒是纯粹,就是略腻。再一想其实也不怕,焗罢再手撕,配一碗清炒丝瓜和一个凉拌海带丝,晚上肉食动物到家肯定眉开眼笑。

同床共枕许多年了,想到良人时还是嘴角上翘,就这么盘算着一路走回了住处。

房子是租的,在五环上,两室一厅五千多元,小区里一共两栋面对面的高层公寓楼,有二十多年楼龄了,公众区域不大,但物管公司挺敬业的,努力在边边角角都种了灌木和花,夏天晚上出来绕着房子走一走,也算是散了个步。

住这里主要是图交通方便,小区在一条分岔路的尽头,出去一拐就上五环,早晚只要不是特别高峰期,开车去哪儿都还好,离地铁站步行八分钟,到公车站六分钟,不过叶蓁蓁不上班,算这个时间完全是为了家里那位。

她健步如飞地进了小区门,迎面就见住一栋二单元的罗大爷出来,他和平常一样骑着自行车,背着羽毛球拍,踏板踩得飞快,擦肩而过的时候跟叶蓁蓁大声招呼:“买菜啦?”

叶蓁蓁赶紧大幅度扭过身答应:“您又打球去啦?”却只看到大爷潇洒绝尘的背影。

十点来钟,刚好幼儿园放学一阵子了,小学刚放学,小区里格外热闹,老人、孩子、各家的阿姨、保姆一拨一拨地进出,叶蓁蓁在这儿才住了几个月,居然全都熟,短短几百米路,招呼打个不停,还有几个小孩子跌跌撞撞地扑过来,抱着腿喊姐姐要一起玩,有一个的小脏手里举块糖就往她嘴里塞,大人忙不迭地在后面喊不要不要,叶蓁蓁也不讲究,半蹲着笑眯眯地硬吃了,放下几袋子菜肉,摸了一圈孩子们密密麻麻的头发,这才接着往回走。。

叶蓁蓁上了电梯,到了自家楼层,出去先敲左边501的门,门开了她人不进去,递进去一个桃子:“沈姐,你妈爱吃的那个早春桃,市场有了欸,你先让她尝一个看看好不好吃,好吃了再去买。”

邻居接了桃子,两人就站在门口寒暄了两句,叶蓁蓁声音又脆又清亮,在楼道里回荡着,像一个小铃铛似的响着,余音袅袅之中终于开了自家门,进去一看,苏桐回来了,大马金刀地坐在客厅里,正低头看手机。

“你怎么在家啊?”在玄关扑通扔下满手的东西,叶蓁蓁鞋都没来及换,奔过去一把拎起苏桐的耳朵打量,“你没事吧?是发烧了还是拉肚子了?”

苏桐被拎得“哎哟、哎哟”的,半边身子离了沙发:“别扯别扯,没发烧也没拉肚子,你放手,我先回一个微信。”

这位爷一米八几,大鼻子、大眼睛,线条分明的脸,平头上青皮闪闪,短脖子显得有几分憨厚,身子腰圆膀阔,许多毽子肉,但肩膀后面有个文身格外温存,是叶蓁蓁的名字,笔调设计得也很可喜,恰似名字的主人。

这号英雄,穿个汗衫或hoodie走到街上,任谁都想此人必定是个流氓,大家是对的,但也不尽然,因为除此之外,苏桐还是正经哈佛出来的mba,英文、日文都666,华尔街两年,国内大投资公司五年,到哪儿都算是混得不错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苏桐有人格分裂,在金融街的写字楼里西装革履、高深莫测,出了办公室就见义勇为,年轻的时候公车上揍色狼、地铁上抓扒手,后来收入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