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一下,解锁更多精彩小说
不过,这是一条废弃的铁路,铁路边变成了早市。
春节的原因,早市放假了,冷清清没有一个人。
看起来,受疫情影响,早市再开放,不知道是啥时候了。
赵楠没有开车,从医院出来,换上一件崭新的白大褂。
虽然每天都要做必要的消毒,他还是不放心,另外,他也想顺路回家看一眼。
运气不错,在路边找到一辆爱心传递单车,车还没到上锁时间。
能够判断出,上一个用户刚刚放下不到十分钟。
赵楠在心里默默对这辆车刚才的主人,说声谢谢!
这种共享单车,是黄明市一大特色,运气好的话,可以免费骑。
跨过铁路的时候,赵楠想起曾经陪妻子在这里买过菜,早市的菜确实比超市要便宜不少。
转遍长兴花园A区的三个门,终于找到疫情期间唯一开放的门,东门。
你咋不反着转?
“请问您是防疫站的吗,我怎么没见过?”问话的是一个穿着红马甲,头戴志愿帽的年轻女人。
白色口罩上面,只露出一双好看的眼睛,手里拿着红外测温枪。
明显是对赵楠的白大褂......
赵楠注意到,红马甲和帽子上印的有字,黄明志愿者!
他扫了一眼墙上贴的海报,上面写的三包一五服务名单,下沉干部周燕,......
“哦,不是,我是中心医院的,进去送药!”赵楠说明来意。
“给谁家送,打电话,让他家下来取,疫情期间,非本小区人员,严禁入内!”
志愿者很坚持原则,那语气没有通融的余地。
“这!”赵楠面露难色,王老师家都在隔离,出来人是不可能的,“是这样的,我送药这家,是我一个患者,他家有两名武汉回来的亲戚,......”
无奈之下,他把王老师的情况详细对这名志愿者讲述了一遍。
最后又强调,“这位同志,你看,王老师刚做过手术,能不能,您陪我过去,在他家门外,我给他交待清楚换药的注意事项,...”
不等赵楠把话说完,志愿者做出个暂停手势,把他拦住了,“走,我陪你进去!”
志愿者态度虽然生硬,却让赵楠感受到被理解的温暖。
她把测温枪交给门卫,嘱咐一句,“孙师傅,我陪他进去,你们千万可别大意!”
“放心吧!”
赵楠把单车放在门外。
走在小区路上,赵楠了解到,这位志愿者叫周燕,三十多岁,用她自己的话说,不算年轻了。
周燕是一名街道干部,专门下沉社区,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街道上所有同事,都是在初二上班,全部下沉到一线。
每天从早上八点,一直坚持到晚上十点。
疫情就是命令,
防控!所有人在行动。
王老师家住七号楼三单元二零一,周燕熟练摁着单元门密码,XXXXX201XXX,咔哒一声,门开了,她推门走在前面。
“请!”“走”
咚咚咚..,
“王老师!给您送药的!”
听到屋里的脚步声,周燕急忙补充了一句,“先不要开门,王老师!”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完)